关灯
护眼
字体:

【章节12】图书馆再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他话语落后,一直那么看着我,而我木木地站了好久。

    我只记得,我透过他背后向教室门外看去,外面的天依旧黑得像个窟窿,教室安静的只有凛冽的冬风从门缝里挤进来,喧闹着。

    随着风声嗡嗡响彻脑海的是:刘子君,你没有资格得到任何人的喜爱。

    记忆蓦然被唤醒,十三岁那年那个不辞而别的少年,我赶紧闭眼,怕那压抑的噩梦会被唤醒。

    我当时没给他答复,因为我听到了早自习时间同学们脚步声从走廊远方陆续走来。

    但,那是段痛苦的日子。

    我小心翼翼地找到了写了他名字的那封信,最终还是没有拆开。

    我依稀记得,我那段时间的心境,从恐惧?到惊讶,到害羞,到担心,最后到纠结。

    我在昏昏沉沉的命运中苦苦挣扎,痛苦了1周后,给他塞了一封很长的信,也是人生中的第一封真正被递了出去的回信。

    我记得,信中我说:“如果将人生比做我们正在学习的数轴,如果我们选择了在这个时间点说什么喜欢,那就是在向负无穷大的万丈深渊驶进。

    人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想活着,活出个像正常人的样子,我一步都不能走错,我希望大家都能完美收场,期待高考我们都能金榜题名,到大家都圆满时,我一定会给你个答复。”

    后来,他再也没有追问过我,也没有那个年龄段像其他男生女生那样的校园纠葛,他来得更早、走得也更晚了。

    不过,我知道,他留在教室的时间更久更长了。

    他还会陆陆续续往我抽屉放一些书,我看完也会偷偷塞回到他抽屉里。

    由于我那个时候心里有自己的梦想,除了低头做卷子就是在低头看书,我很少和别人聊天说话,也很少去和别人长谈,因此也很少去感激或者维系一段长久的友情。

    但那个手,我内心对他充满了感激。

    我看完一本书,都会在还给他的时候,书里夹上一纸条,讲解我认为不对的地方或觉得惊艳的地方。最后,还会加上句谢谢他。

    不过后来他也走了,和十三岁那年给我写情书的那个少年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他不是不辞而别。

    他那天抱着厚厚的一个包裹,特意送到我座位上,说他要去别的省城参加高考。

    那是一套精装的书,他说留给我作纪念,说希望我能记住他。于是我没有拒绝,我收到了此生最为厚重的、蓝色精装的书籍套装《三言二拍》。

    这套书,我匆匆浏览过,是市井小说,似乎多半是民间的爱恨情仇故事。

    但为了看起来更真实,还会客串一些历史上响当当的某些个皇帝或王公大臣。比如比如累修成佛的梁武帝、比如发迹的钱婆留高俅。

    结局要么虐心惨痛,要么皆大欢喜,用一则则的时间俗事来警告或激励大千世界的俗人。

    尤记得我拆封后随手翻开的那章,章回名叫《明悟和尚赶五戒》读完后,感慨颇多,没想到我心目中的东坡大学士前世竟也是个禁不住红莲女.欲诱惑的假和尚。

    但他两世都有佛印好友相伴,很难得。

    将苏大学士的升迁和私生活巧妙结合起来,冯梦龙可真是个会趁热点的大戏剧家。

    还有很多佛理我当时也没有闲暇去深思,因为读的过程中,会有点脸红。

    因为青春刚刚悸动的时候心情和欲.念是最容易被浸染带偏的,用小时候外婆那个村里老人们的话来说:这书有点儿“伤风败俗”。

    但正如此,那时觉得它甚为宝贵,可以收藏到将来的某天我放下一切,得到真正的清闲时,再拿出来慢慢细品人间百味。那么贵重的书,我却默默地封了那个套装。

    那套书,还有他的信,连同一封我13岁时舍不得丢掉的那封信,都带在了我的身边,藏在了我床位下的单门衣柜里。

    我猜他送我书的时候可能也不知道这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