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41章 廷杖御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泰昌元年,十一月初九日,皇帝上朝亲政。

    前几天宫里头失火,哕鸾宫被烧成一片废墟。幸好救火及时,没有伤及到其他建筑。居住在哕鸾宫的李选侍和皇八妹安然无恙,皇帝给她们临时找了一座宫殿居住。

    做好后续处理,朱由校马上颁布告示说明本次宫中失火纯属意外,请大臣们不要大惊小怪。

    这两天皇帝绕着紫禁城走了一圈,观察一下宫殿内容易引起火灾的易燃物危险品。绕了一圈,朱由校才发现紫禁城的厨房里烧火的木柴木炭的火星容易飘到窗外面去。火星如果飘到什么干燥的易燃品上,就可能引起大火。

    皇帝下命令,在大内所有厨房用火的窗户外都要有石壁阻挡。另外还有一大隐患是,紫禁城里没有避雷针。在永乐年间外朝三大殿刚建好三个月就被雷劈了,整个宫殿群被彻底焚毁。朱由校打算在西苑,建一座铁塔,把雷电引入地下。这项工程朱由校打算和徐光启以及能工巧匠们商量一下,再开始动工。

    可是宫外的谣言仍是满天飞,前天御史贾继春再次向内阁投递揭帖,其中还有“孤苦伶仃的皇八妹投井;寡妇未亡人悬梁自尽,无人诉冤”的话。

    杨涟担心贾继春的话继续流传,蛊惑人心,他也上疏说明李选侍从乾清宫移居哕鸾宫的全过程,称:“李选侍自杀,皇八妹投井的流言蜚语是谁编造的?担心今日的流言传到以后就被认为是事实,我怎么敢闭口不说呢!”

    今日上朝,贾继春又在朝堂上众目睽睽之下,公开质疑皇帝是否照顾好李选侍母女。他批评皇帝:“陛下没有照顾好先帝的妻女,是极大的失德。当初移宫案里的老臣也都是同样冒犯先帝妻女的过失。”

    朱由校认为在朝堂上被这样的事情纠缠个没完,是一件极耗损一个国家时间和精力的错误。贾继春在这样事情搅闹个没完,反复在作死的边缘试探,完全就是为了沽名钓誉。

    皇帝已经不能再忍受,他要做一个痛快的了断。他下令:“朕已经说明,这场火灾只是一个意外,现在李选侍母女还在宫中被很好的奉养。外面的谣言完全就是无中生有,贾继春作为言官,理应针砭时弊、匡正风气。如今却在一而再再而三听信谣言,污蔑圣上。朕不得不罚,来啊,把贾继春带到午门去受六十廷杖。”

    在列的文武百官皆大惊不已,这是天子第一次下令廷杖大臣。内阁大学士刘一燝马上跪下为贾继春求情,又有几位大臣也跟着接连求情。但是皇帝毫不理睬,贾继春一边大呼皇上饶命一边被锦衣卫架出去受刑。朱由校见他这副狼狈的样子,他下令上朝群臣跟他一起去观刑。

    一位小校站在午门前临时搭起的木台上,发出了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呐喊:“押罪官!”

    顿时,从左掖门旁边的三间值房里涌出一队锦衣卫兵士,他们押解着戴着铁木枷的罪臣贾继春,推推搡搡走到木台前。

    木台上摆了一张长桌,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主持今天的行刑,可见皇上对这次廷杖的重视。

    按皇上的旨意,京城四品以上官员都来到现场,数百名官员按级别分站两厢,一个个神色严峻一言不发。广场四周,三步一岗四部一哨站满了锦衣卫兵士,真个是风声鹤唳戒备森严。木台前的砖地上,早已铺好了四块毡,毡上又各铺了一长卷十分结实的白梭布——这也是廷杖的规矩,被杖者躺在白布上面,一俟廷杖完毕,行刑者只需把这白布一拖,被杖者就被曳出午门广场,交给早已在那里等候的家属。

    罪臣贾继春被押到四块毡前,面朝木台站好。在这午门外举行廷杖是几十年前的旧闻了。随时旧闻,但也令人毛骨悚然。所以,广场上的气氛便显得格外压抑。骆思恭虽然贵为锦衣卫指挥使,今天也特别紧张,他将眼前的四名“罪官”扫视一眼,做了一个手势,嘴中吐出两个字:

    “卸枷。”

    “卸枷——”小校大声传达命令。

    几个缇骑兵上前,娴熟地开锁取枷。只听得一阵咣啷咣啷的磕碰声,贾继春颈上的铁木枷卸了。

    骆思恭展开自己手里的黄绫纸卷,高声读道:

    御史贾继春造谣宫闱,名曰维护先皇,实则诽谤圣上。今着锦衣卫廷杖六十,将其削职为编氓。受刑之后,即刻逐出京城.不得停留。钦此!

    锦衣卫指挥使宣旨时,广场上各色人等有千人之多,却是一片鸦雀无声。在场的许多官员不敢相信,如此严厉的惩罚,是一个十六岁的皇帝作出的决断。但也容不得他们细想,宣旨声刚停,只见骆思恭一挥手,他身旁的小校又振声吼道:

    “行刑——”

    声犹未落,早已在罪官跟前站好的锦衣卫兵士一拥而上,极其熟练地将贾继春掀翻在地,弄到白布上脸贴砖地躺好。

    “张嘴!”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