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九回 玉儿豪门耍威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S:一封感谢信:还有最后四回,《刘和闯三国》上部之《绝处逢生》写到九三回就完本了,完本之际,首先感谢诸位兄弟姐妹对《绝处逢生》的大力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你们的鼓励是我前进的战鼓,所以我首先要衷心感谢你们!还要感谢的人就是辛勤的编辑大大,是你在暗中注视着我的作品,为我的作品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万分地感谢你——编辑大大!

    在完本之际,感想颇多,借此机会略说一二。完本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对《刘和闯三国》的下部有了一个全新的构想,而且已经动笔了,为了把精力都投入到《刘和闯三国》下部的创作中去,上部《绝处逢生》只能写到九三回了。

    《绝处逢生》是一部有着完整大纲的书,特别是第九十三回这一章节,在我写第一回时就已经写好了的。而《刘和闯三国》下部的大纲也是在上部《绝处逢生》的构思中同时产生的,只是写上部的时候突然对下部的主线有了新联想,让我有了立即投入下部创作的热情中去了,为了全身心地写好下部,才决定将《绝处逢生》提前完本,当然,删去很多精彩的情节,比如刘备入川,诸葛亮擒孟获,与曹操的汝南大战,匈奴入侵中原,刘备曹操联手抵御外族入侵,征讨孙权,魏延子午谷奇谋配合了刘备围攻洛阳之战役等等。

    原本下部命名为《刘和闯三国之再度穿越》,因为我对原构想注入了新的内容,所以书名更改为《再闯三国寻红记》。)

    刘备和荀攸拉起了家常。荀家可是个大家族,说起荀氏一门,首先就要提到荀淑。荀淑荀季和,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的十一代世孙。荀淑年少的时候,受到家族文化的熏陶,品行高洁,学识渊博,被家乡人称为“智人”,先是征拜郎中,后又迁升为当涂长,出朗陵侯。在任职期间,被誉为“神君”。后来罢官不做,回到家乡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读书赏花,修身养性。公元149年的冬季,仙逝故里。

    荀淑有八个儿子:俭、绲、靖、焘、汪、爽、肃、专。荀家乃书香门弟,官宦世家,英才辈出。荀淑八子皆有名望,也就是后人称的‘八龙’。‘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慈明(荀爽)十二岁通晓《春秋》,是‘荀氏八龙’中的第六位,若论才学,则数第一。但论匡扶济世之才,荀家当属荀彧荀文若和荀攸荀公达叔侄俩。

    说起荀家,颍川书院也是必须提一提的。颍川书院乃是当地大族荀家、陈家为方便家族子弟学习联手创办的,位于颖水边,所收学生,也不拒绝寒门子弟。到后来竟然越办越大,全国闻名,往来士子游学,没有过而不入的。其实对于颖川书院的授课方式,并不是如现代学校、古时私塾一般死板。来到这里的学生大多已有所学,且平时多以自学为主,遇到问题即可去向老师求教,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探讨;而老师一般只自顾自讲学,学生听与不听可自便。课堂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常常站到一起辩论,相互为一个问题辩论得面红耳赤是常有的事。

    荀攸还向刘备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司马徽是因为受不了学院里的争辩之声,才搬去荆州那青山秀水之地水镜庄的。

    刘备十分羡慕人才济济的颍川书院:“吾知道,除了水镜先生之外,颍川书院还出了文若、公达、奉孝、志才众多才华横溢之士。”

    荀攸谦虚地说:“吾不算什么,戏志才、郭奉孝、刘仲玉的才华均在吾之上,只可惜三人都……”

    刘备又听到有人提起刘仲玉这个人,不禁好奇问道:“公达所提刘仲玉不知是何人?”

    荀攸感叹人生之苦短,还沉浸在个人的情感之中不能自拔,叹了口气:“遥想当年颍川书院,吾与志才、奉孝、仲玉、仲德五人常常一起读书,一起为一个道理争辩,思想翱翔在自由的天空,无拘无束,潇洒自如。转瞬间,志才奉孝不幸早卒,仲玉也不知所踪,唯有仲德尚在,却在天牢。”

    刘备知道荀攸陷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里了,也不责怪,等其说完再次追问:“公达所提刘仲玉是何许人也?”

    荀攸回到了现实中,回答刘备的提问:“仲玉乃东莱刘岱的二公子,姓刘名和字仲玉,当年青州黄巾作乱,兖州刺史刘岱父子上阵御敌,由于寡不敌众,听闻刘岱兵败被杀,仲玉也不知所踪。”

    至今为止,刘备已不止一次听人提起刘和刘仲玉这个人,对于此人真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三国里面有这个人吗?刘备绞尽脑计也想不起史书中有没有这个人,作为玩遍三国游戏的现代人,刘备也没想起游戏里面还有一个叫刘和刘仲玉的人,看来此人应该早就挂了,不然史学家应该会记录下这个人的。

    三国的历史上确实有个叫刘和的人,是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官至侍中,汉献帝刘协曾派刘虞的儿子刘和去幽州搬救兵,此刘和行到南阳的地方,被袁术拦下,留作人质,之后刘和逃离了袁术的监控,被袁绍收留。

    但是这个刘和肯定不是荀攸口中所说的刘和。对刘备而言,不会把兴趣放在一个不存在的人身上,听完了荀攸的介绍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便将话题转到程昱的身上:“公达,仲德下狱非吾本意,只要仲德肯为‘匡扶汉室’出一份力,吾可以亲自去牢狱请其出来。”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