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十斛珍珠易娉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三月,石崇在金谷草庐安顿了缪兰与紫鸢,让贲礼和尤智带一名修武老管家作护卫,以保金谷草庐的安全。带着帅仁和曹义和一百修武弟子,以御使身分启程南下交趾。

    虽然是谷雨刚过,洛阳尚未回暖,正是赶路的好天气。然而越往南走,天气变得越来越热。过了玉林郡,已是夏至,赤日炎炎,个个汗流浃背。岭南官道崎岖不平,再好的车辇也只能一摇一晃地慢慢爬行。石崇骑惯了骏马,当然坐不惯车辇。所以他从洛阳出发,都是骑着孙秀赠送的豹斑银鬃马。此时酷热难熬,他也不得不钻进车队正中的那辆云锦修罗伞盖、垂帘雕花辇架颇为气派的车中避暑,豹斑银鬃马任由卫兵牵着跟随车后。帅仁和曹义率领的百名银丝软甲、持戈擎戟的护卫兵将却没有丝毫懈怠之色,仍尽量整齐地保持着队形,突显出这支队伍的光鲜气派。如此豪华阵容,走在这百十里无人烟的蛮荒土地上,也算得上是百年不遇的奇景了。

    石崇出发的前三日,早有飞马先往交州报信。

    交州太守马昆接报,自然是非常的高兴。他情不自禁地来到书房,挥毫写下四个大字“彰善清廉”,而且越看越兴奋,命手下将这四个大字装裱,以作为礼物赠送石崇。

    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没有民众的夹道欢呼。只有马昆一人静静地恭候在太守府大门,接待这位来自京都的义弟。

    当马昆看到声势浩大、气派豪华的石崇车队时,有些不自在了。幸而他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官场交际,也自恃自己见多识广,对自己的清正廉洁颇为看重,所以往往是你耍你的派头,我有我的想头。

    义兄义弟重逢,自然是兴奋异常。是夜,马昆安排好石崇的扈从,便搞了一锅红焖狗肉,沽上两斤水酒,与石崇到天德河畔细嚼慢饮,好不自在。

    “季伦贤弟,为兄没有大鱼大肉,只将些家乡特色菜肴,与贤弟尽兴也。”

    石崇看到一锅香喷喷的肉,早就垂涎三尺、按捺不住了。他忙问马昆:“这是何肉?其香袅袅,绕梁不散,如此之撩人胃口,勾人心魄!”

    “此乃粤国之香肉,粤人常曰,‘香肉滚三滚,神仙也难忍’,被誉为下酒之第一菜肴也。”

    “何谓香肉?”

    “说白了便是狗肉。”

    “呃”的一声,石崇差点没有吐出来。原来青州人是从不吃狗肉的,从小不与狗肉沾边。

    马昆听说此事,笑得直不起腰来:“哎呀,如此说来,青州人患‘味呆’之通病也!都说‘不食狗肉,不知天下之美味’,尔不尝之,岂能知其味乎?贤弟,两粤中,惟有瑶人也不食狗,然他们是奉狗为祖先,奉狗为神灵,方有不食狗肉之习俗。莫非石贤弟也将狗奉为神乎?”

    “哪里,哪里。”石崇望着锅中狗肉,有点儿跃跃欲试了。

    “贤弟不食狗肉,要不……先尝尝狗汤?”马昆说罢,舀了一小勺香味浓郁的鲜汤,递给石崇。石崇看着看着,心一横,探头浅尝一口。呀!那香味,简直如那龟裂的田地突然流入一股清泉,浸透了五脏六腑,顿觉得整个人都快要升腾起来,要往极乐世界飞去。

    “美,美哉!”那小口汤汁在石崇嘴里回味良久后,他壮着胆儿挟了一坨狗肉,闭上眼就往嘴里送。这一送非同小可,似乎已将自己送进了神仙行列,成了个名符其实的“食神”!此戒一开,哪有收手之理!只见那锅儿狗肉,不多时便见了底。

    马昆笑了:“都说欲壑难填,此言不假。”

    “马兄笑我!”石崇已有几分醉意,口齿不清地发了一通感慨,“人之七情六欲,缺一不可。夫情,乃生命之依也,无情,命之何托?夫欲,乃生命之本也,食欲、情欲、贪欲……皆为人生所需也!”

    此言一出,听得也有几分醉意的马昆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次日,石崇在太守府向马昆宣读圣旨,表彰交州化灾利民的德政,并将武帝钦赠亲书的“高风亮节”金匾授予马昆。此外,宣布将向各县拨付救灾纹银总共一万两,各种物资十车。

    马昆答谢后,向石崇赠送了手书“彰善清廉”的裱字一轴。石崇当着百官的面,申明此次出使交趾,决不收受礼品,决不吃食宴请,一切以朝廷为重,以灾民为重。于是,在清官南巡的一片赞扬声中,石崇开始了他交趾各县的安抚之行。

    石崇首站是珠官县。珠官位于合浦县南,濒临北部湾,与合浦县同以盛产南珠著称。珠官县令周清听说马昆刺史是掏私人腰包单独宴请吃红焖狗肉,于是突发奇想,召集名厨商议,将狗肉为主料,先将狗皮烧红,切成方块,辅以珍珠粉和清凉佐料,炆火炖制,皮酥脆而颇富弹性,肉微烂而清香扑鼻,既保全了狗肉之独特香味,又带有北方常用的炖制吃法。便宴摆在凉风习习的北海之滨:红树林、白沙滩、竹板房,海边没有海鲜,上桌的只有与情景格格不入的珍珠狗肉。席上周清单独作陪。酒过三巡,周清轻轻击掌,似从天而降般,白沙滩上飘出十余位珍珠女打扮的婀娜少女,在独弦琴优美的音乐声中,跳起了迷人动情的《采珠舞》。

    正吃得入痴入迷的石崇被这群姑娘舞动得更是眼花缭乱了,南方人有“当了被窝吃狗肉”一说,狗肉与酒下肚,混身便燥热起来。失态的石崇站起身子,笨手笨脚摇晃着与珍珠女们跳起舞来,跳到动情处,竟撕开前襟,将那领舞的姑娘揽入怀中……

    第二早,石崇从醉生梦死中睁开眼睛时,案桌上摆着周清上贡皇帝的礼单:三斛南珠!一场救灾安抚成了物资交换。

    南平、荡昌、徐闻、毒质等县的县太爷们当然尽力效仿珠官县的周清县令,变着法儿在“狗肉”上大做文章:有的摆出了白切狗肉宴,有的弄出了狗肉扣,有的发明了铁板狗肉。狗肉加美女,石崇自然如礼全收地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上贡的礼单上也增加了翡翠、玛瑙、珊瑚等奇珍异宝。石崇暗自窃喜,这些贡品最好多多益善,因为武帝许诺,出使交趾所获贡品,全部赐予自己。

    这几天,马昆不断听说了石崇趁安抚灾民之机,竟然到各县是吃狗肉、睡女人,还层层加码、封官许愿,大肆收受各县的“贡品”。马太守从怀疑到不安,最后到了愤怒。他命人取来纸笔墨,大笔一挥,写了付对联,让文吏专程送到毒质县给石崇。

    文吏寻到石崇,刚好是毒质县令陪同在竹林中与三五美女开怀痛钦,寻欢作乐。文吏见过石崇,言道:“遵马太守之命,送一付楹联给石大人,以作佐酒之乐。”他当场朗读曰:

    岁寒三德松竹梅,

    文房四宝纸笔墨。

    石崇一听对联,顿时脸色铁青咬着牙轻轻吐了一句:“这个老东西!”

    毒质县令不知就里,击掌高声赞道:“好联,好联!”他看见石崇脸色不对,不敢做声了。

    回到县衙,毒质县令百思不得其解,便向师爷请教。

    师爷听罢笑道:“这是马太守骂石将军呢。”

    县令忙问何故?

    师爷回答道:“世间‘岁寒长青,傲雪凌风’者,何止松竹梅焉?松竹梅独享“岁寒三德”之誉,是为“贪德”也;文房四宝却无砚,取上下联之意,横批则为“贪得(德)无厌(砚)”也!”

    这县令听后,脸都绿了。他忙叮嘱师爷,此话听罢则烂在肚里,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

    师爷诺诺连声。

    石崇在毒质虽然一肚子不高兴,还是挂上笑脸来到合浦,合浦县令尉迟繁林早已率官员们将他接到了新近赶工搭建好的花舫。这花舫搭得巧,正搭在潮水涨落的海边,潮落时上舫,潮涨时四面海水,如正在劈波斩浪航行的海船一般。花舫宽敞明亮,虽是临时搭建而成,却也雕花描朵,十分精致美观。花舫分两层,一层稍矮,可置放酒席,一层稍高,可供歌舞表演。尉迟繁林计算得是如此精准,他陪同石崇到花舫时,刚巧潮落,与县衙主要官员上了花舫,祭出狗肉宴巴结石崇。

    又是酒过三巡,又是一群娇艳的珍珠女,又是一段婀娜多姿的采珠舞。石崇还未回过神来,他两旁赫然出现了六斛上好南珠!这六斛南珠颗颗豌豆般大小,色如初乳、璀璨夺目。石崇兴奋得一把搂过两名舞女,将那珍珠一颗一颗扔进美女胸兜内。边扔还边诗兴大发,吟起了《南珠赋》:

    辛丑初夏,受圣上之命,采访合浦。

    花舫之上,其斛盈珠,珠女情投,共赏海景。

    夫海之阔阔,一望无垠;水之深深,其宝无尽。

    潜珊瑚虫于石湾兮,凝脂玉之石花。觅珠蚌于深海兮,形怪诞而神奇,百里挑一得含珠蚌兮,其璀璨乃如神赐。

    晶莹剔透,相伴怡神。恰似娇娘之伴郎兮,嫩绿之衬扶桑。

    美哉!吾领南珠神韵,如观浩瀚之沧海。赏其阴柔之平缓,享其浪峰之飞花;观其景象之无穷,探其深邃之神奇。

    左揽六龙于回日兮,右拥娇娥于冰轮……

    岂知,得意非常的石崇,琅琅之声尚未穷尽,宴席被一位怒发冲冠的老人掀翻了。

    大家一看,竟是刚刚从龙编赶来的太守马昆。

    石崇先是一愣,然后镇静下来,劝慰马昆道:“义兄,季伦此次出使交趾,实不为己之私利也。各县主动上贡,亦是他们心系大晋,效忠圣上之举也。”

    “我不是你义兄!哼,好一个‘不为己之私利’,我问你,所到各县,酒后恣意妄为,何故?收礼封官许愿,何为?如我马昆还与你石崇为伍,岂不羞煞我马家八代祖宗!石季伦,枉我推崇你之清正廉明,看来你也是贪赃枉法、猪狗不如!”说罢拂袖而去。

    石崇急了,一把拉住马昆衣襟:“马昆兄,你误解我也!”

    “放手!”

    “马昆兄,你听我解释……”

    马昆怒喝:“你放也不放!”

    石崇拉得更紧:“马昆兄……”

    马昆用力甩脱,刚要转身离开,石崇一把又抓住了马昆的左手。

    “畜生,你的秽爪污了我的手了!”

    突然,只见寒光一闪,石崇还紧紧捉着马昆的手,马昆手臂却溅出一股鲜血,直喷石崇官袍!原来,竟是马昆抽剑与石崇断臂绝交!

    众官员顾不得许多,忙将昏迷了的马昆扶住,召来医官包扎伤口。石崇环顾在座官员,阴沉沉说道:“今日之事,望各位知道如何解释。”众官员诺诺连声。此时石崇不敢怠慢,亲自护着车辇,送昏迷中的马昆回龙编疗伤。

    马昆在医官的精心治疗下,渐渐清醒过来。他一见守在病榻前的石崇,怒喝道:“出去!”

    石崇知趣,退了出来。一连数日,马昆坚决拒见石崇。无奈时间流逝,这位石钦差不能过久逗留龙编,只好托人转告马昆,自己要回京都复命了。

    在石崇启程回京之时,尉迟繁林为巴结石崇,向他推荐了绿珠,说绿珠远可与西施媲美,近可赛貂婵娇容。还绘声绘色地鼓吹了一番梁能狂风暴雨中救人巧获“妃子鱼”的稀奇故事。听得石崇心里痒痒,巴不得尽快赶往绿萝村,再睹绿珠芳容。听说回程时要经过绿珠的居住地,石崇急不可奈地带着刚刚搜刮的大批奇珍异宝,在尉迟繁林的陪同下,匆匆踏上归程。

    石崇返京的队伍赶到双角镇已是黄昏,队伍就地驻扎下来。石崇瞒着众人,换了一身便装,独自一人几乎是小跑向绿萝村,他想品尝一下猎艳的刺激和浪漫。

    忽然,石崇有些昏昏然,他仿佛看见一位仙女在村边的深潭里嬉水。他不顾一切地扑进了深潭……

    眼前的景色似曾相识:绵延不断的青山,青翠欲滴的松林,清澈如镜的潭水,碧如绿毯的草坪……难道是在梦中?

    是的,梦是奇异的,梦是美妙绝伦的。

    似乎不止一次,石崇都做着一个几乎一样的梦:他奋力从一堆白骨森森的骷髅掌中挣扎出来,晃晃悠悠升腾、升腾,好像慢慢升到了天国,升到了王母娘娘的瑶池。可是,他看不到蟠桃园,看不到荷花池,看到的是绵延不断的青山,青翠欲滴的松林,清澈如镜的潭水,碧如绿毯的草坪。这不,与眼前的景色一模一样!

    他的心灵猛然间感触到一种震撼,他冥冥之中有了预感,自己将会在这里发生一次人生中最强烈的撞击!

    撞谁?

    撞得粉身碎骨?

    他一瞬间感受到了紧张到极限后的困倦,

    他一瞬间感受到了高潮到顶峰后的瘫软。

    他走不动了,于是,在一颗大榕树下坐了下来。昏昏然,他又开始升腾,难道又要升腾到王母娘娘的瑶池?是的,好像有位仙女专程来欢迎自己。呀,仙女到了自己跟前,自己是怎么啦?应当有礼貌嘛,应当站起来嘛。

    他使尽全身力气,将身子撑了起来,可是,却又轰然倒地,多丢丑,多臊人,特别是在仙女面前!

    石崇晕乎乎从甜美的梦境中睁开双眼:这是哪儿呀?熏黄的麻蚊帐,蓝靛染成的青花大被,还有耳侧散发着头垢气味的黄竹枕头……

    他一个鲤鱼打挺,坐将起来。

    一盏昏暗的油灯,一个摇曳怕人影……

    一只手又将他按回床铺:“客官不要惊慌,我姓梁,叫梁能。刚才我家女儿在潭中洗麻,你以为她落水,跳下潭去救我家女儿……我们将你抬回家中。这不,郎中请来了。”门外真急匆匆进来一位背药袋子的郎中。

    郎中坐在床前,二话不说,就认认真真地把起脉来:“客官心先宁静,切不可浮燥。”把脉良久,沉吟道,“客官寸脉浮燥不安,关脉却细若游丝,尺脉居然寻之未见……此万病中难得一见的脉相,乱相也!我估计,官客定是于污浊之气中沉溺过久,且已惯于吸纳此种浊气。今日忽然一股强劲之清新空气冲遍五脏六腑,清浊两气相争,客官一时难以忍受,因而昏厥尔。”

    “一派胡言!”石崇嘟哝了一句,翻身朝墙面,不理会郎中。

    梁能却非常认真:“郎中,那此病如何解之?”

    “无解。”

    石崇跳将起来:“我根本就无病。”

    郎中连连冷笑:“客官的病是心病。”

    石崇愣住了:“哎呀,差点得罪了神医。请神医告诉我,我的心病一定有解?”

    郎中边大笑着边向门外走去:“哈哈!那就要看客官的造化了。”

    “爸,大哥哥醒了没有?”人影还未看见,清脆悦耳的声音已送到了耳边。

    呀,昏暗油灯怎么突然增加了一圈光晕?那光晕在一层层扩散,似乎笼罩了整间房子,光晕中,分明有一位仙女向他款款走来。

    石崇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不就是刚才在王母娘娘的瑶池边见到的,前来迎接自己的仙女么?他喃喃地说道:“大哥哥醒了,大哥哥醒了……”

    绿珠来到石崇病榻前:“我早说大哥哥没什么问题,可能就是太累了。你们请什么郎中哟,看,大哥哥这不醒过来了吗?”

    “得,就你聪明。”梁能笑着,拿上茶杯走出了房门。

    “谢谢小妹妹,大哥哥真的醒了,病也好了。”

    “呀,大哥哥肩上有伤!”

    “没事!石尖刮了一下。”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