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RB经济膨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987年10月19日

    “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2.6%。

    这是美国股市历史上最糟糕的单日百分比跌幅,美国蒸发2000亿美元(原历史5000亿美元)。道琼斯指数在一个交易日内下跌约6500点,许多监管改革陆续开始。

    这次事件震惊了整个金融业,同时也如多米诺骨牌般,引发了世界股市的崩盘。

    伦敦,法兰克福,东京,XN都受到了剧烈冲击,股票跌幅都达到了10%以上,股市暴跌狂潮在西方股民之间引起了巨大恐慌,许多百万富翁一夜成为平民,数千人精神崩溃。

    量子基金也接到了无数电话,但是这些电话要么是感谢、要么是打算投资、要么是并购电话。

    因为李德斯早在15日就在陆续撤离资金,在18日时就已经完成了所有资金的撤离,整个华尔街,只有几个跟风量子基金的企业尚存一息,很多基金管理公司濒临破产,都在请求收购。

    虽然远在亚洲的RB也受到了波及,但却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80年代的RB经济接近了美国GDP的一半。

    1985年,日美英法德五国签订《广场协议》,以人为干预来迫使日元兑美元升值。两年多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上升了近一倍(1美元兑换220日元变成了1美元只能兑120日元),人们似乎一夜间变成了暴发户。

    当时,整个RB岛都沉迷在空前的繁荣和疯狂之中。人们坚信股价只涨不跌、地价只升不降,企业精英还盼着1990年股指冲到42000至48000点......

    日元升值让RB经济实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国民个人存款也达到了历史最高。

    尽管RB央行把利率由5%降到2.5%,但RB银行仍有充足的资金提供贷款。RB企业和个人利用过剩的资金和银行贷款进入股市逐利的同时,也大肆炒热房地产市场。

    继人人炒股之后,RB社会又进入一个人人巨资购地作抵押,然后贷款再次购地或炒股的恶性死循环。

    在这段时间里,RB政府与银行几乎从来没有质疑过,一旦贷款者无力偿还巨额贷款,他们该如何收场。

    对于大部分RB国民来说,仿佛一场盛大奢靡的聚会。

    在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里,一向默默无闻的RB家庭主妇可以花上500美元喝着一杯点缀着金粉的精致咖啡,商人们也可以在东京的豪华餐厅与夜总会里豪掷成千上万的美元来吃喝玩乐。

    一个名为“茱莉安娜的东京”的夜总会就很好地代表了整个泡沫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股市的巨大财富效应把这一时期的RB人从战后极度节俭拮据的状态带入投机撒钱的时代,每个人都对股票、外汇、房价、利率高谈阔论,每个人都穿最贵的名牌、喝最贵的红酒......

    在经济的极度繁荣下,RB人开始了遍布全球的奢华旅行。

    美国、欧洲与大洋洲的奢侈品店全都被手持巨资的RB人所攻占。

    LV的手袋、阿玛尼的衣服和最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