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075章 长孙无忌奏议筹寿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中秋节刚过,长安城中还残留着节日的气氛,长安街上有不少人家还留着中秋之夜逛灯会时悬挂的灯笼,仿佛每年春节时的吉祥兆符,迟迟不肯摘下来。

    今年长安的灯会比往年更热闹,虽然朝廷没有旨意操办,可大劫刚过,虽然李世民还没有挂冕登基,实际上已经如改朝换代般。

    吏部和礼部分别向李世民进奏表,要大办今年中秋灯会,让朝廷大臣与民同乐,李世民不置可否。

    吏部和礼部明知李世民也不反对大办今年中秋灯会,但也不好自作主张,只是放风出去,今年中秋灯会,家住长安城中的朝内大臣,应该大办灯会,实际上朝中大部分官员都在长安城中有宅院,没宅院的只是一些外省考士入官于朝廷任职的年青人。

    至于朝中那些大臣有不少人是李世民的老部下,自然不甘于后,那些原与太子有瓜葛的大臣,更是借此机会表表忠心,因此,今年这中秋灯会朝廷虽没花一两钱子,却也办得非常的红火热闹。

    当夜,各家各户张灯结彩不说,有许多官宦商贾之家竟然一改往年之俗,竞相燃放焰火,更有甚者,一些巨商之家竟然搭彩台抛绣球为女儿招婿。

    这中秋之夜的热闹自不必细说,且说这长孙无忌心里一直牵挂着一件事,就是这李渊皇帝禅让帝位之事。

    他知道这帝位李渊迟早会让出来,说不准李渊会借北征大捷之机便把帝位让出来,但是,如何做得让李渊风风光光的退下来,却要得费一番脑筋。

    中秋过后的第四天早上,长孙无忌忽然想起那李渊皇帝今年已是五十八岁了,这些年来李渊从没为自己办过寿宴,虽然往年大臣们也提过,但李渊每次都拒绝,近年来竟没人再敢提为李渊办寿宴之事。

    长孙无忌想,这不就是个很好的机会吗?热热闹闹的为李渊大办一次寿宴,让全国上下都知道李渊这个时候还是皇帝,然后他退下来,既有了脸面,也消除了下面军民百姓的种种猜测。

    长孙无忌早早起来,洗漱完毕,吃了一碗白粥和一小碗香菇炖猪蹄肉汤,便出门上了秦府来。

    按照往常李渊皇帝主朝的惯例,这个时候正是大臣在垂拱殿上奏事的时候,如今李世民只是以太子的身份主事,不能接受大臣们朝拜之礼,也就只在秦府客厅中设一便桌,在那里批阅奏章,一般的事情,大臣们可按往常上朝时间于早上直接上秦府找他面奏或送上奏表就行,重要的事情则随时可奏。

    长孙无忌走进秦府客厅时,一些早来送奏表,得了朱批的大臣,正从厅里出来,和长孙无忌照面时微笑着点头打招呼。

    长孙无忌走进了客厅的时候,李世民正好抬起头来,他看见了长孙无忌走进来,又俯下头一边批阅奏章说道:“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事要找你呢。”

    “微臣也有事要面奏太子殿下。”长孙无忌拱身示礼道。

    “别那么客气,舅舅就坐下来说说所奏何事吧。”李世民说着,一边唤了内侍往外面传话,免听奏事,不得打扰。

    长孙无忌坐了下来,却不忙着说话。李世民低着头看着奏章好一会儿,不见长孙无忌出声,便又抬起头来,奇怪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说道:“舅舅为何不说话?”

    “我是想听殿下先说,我要奏的事是大事,却也不是急事,或许我要奏的事正和殿下要说的事有关联呢。”长孙无忌说着,脸上露出一丝诡秘的笑。

    李世民听了,脸色阴沉了下来,说道:“昨晚洛阳那边传来了捷报,郁射的船只已被烧掉,可是施文庆将军和数千将士在撤离的时候无法冲出重围,全都战死。李世勋这一路人马留有接应,再加上张亮这一支人马从洛阳城出来后,驰往策应,李世勋便能带了大半人马能冲出了重围,上了邙山。”

    “那房玄龄和杜如晦情况如何?”长孙无忌焦急着问。

    “他二人没啥事,已送来奏表,问下一步该如何打算。”李世民说道。

    “唉---”长孙无忌叹了一声说道:“以几千将士的性命换来了北征之役的成功……”长孙无忌说着又沉默一会道:“只可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