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节:一个世纪的美丽回响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里原来有一座四合院。www.QВ5、Cǒm北总布胡同3号,林徽因和梁思成在这里开始了营造社的工作。今天,这里被刚刚拓宽的雅宝路给推平了。我们走在这条崭新的马路上,猜想着也许我就正好踩在梁家的客厅里。

    昔日那古朴素雅的景色我们再也看不见了。也许我们还能从这幸存的北总布胡同2号上找到一丝逝去的痕迹。听附近老人的回忆,这是一座很典型的四合院。垂花门廊,方砖铺地,院子里种着石榴树、槐树、丁香树,还有海棠花和马缨花。

    在雅宝路的中间,还挺立着一棵槐树,从树龄和位置上推断,这也许就是长在林的家里的。

    在住在这里的那段时间里,沈从文、萧乾、费正清、费慰梅以及住在他们后罩房的金岳霖等文学界、文化界的绅士名媛是这里的常客。林在这里的一次和萧乾的关于文学的谈话中这样说道:"感觉是什么?感觉就是艺术家的触角。一个作家,在生活面前要有昆虫那样一百对复眼,因为你要发现的是,存在于人的精神深处的那个不朽的本能,发现人生存在与其中的多种形式、声韵和颜色。在感觉过程中,甚至色彩感比正误感更重要。"

    第6站:来今雨轩

    在故宫西面中山公园的西南隅,有一座很别致的上下两层小楼。它正厅五间,四面出廊,左右环以假山,怪石嶙峋,几株古柏,一架石桥,描绘出了一种松风明月的意境。

    这就是来今雨轩,是当时京派文人时常出入的地方。

    我们找到了来今雨轩,不过这已不是品茶论道的茶轩了,而成了一座以做"红楼菜"闻名的饭庄。当年的来今雨轩是林经常光顾的地方。她和她的文友,如沈从文、朱自清等在这里都有自己习惯的座位,入坐后,清茶一杯,点心一碟,就摊开了手中的书卷或稿件。林在这里参与了两项活动,一是出版《大公报》《小说选》,她担任选编工作;二是设定"大公报文艺奖金"。林在这段时间达到了她诗作、散文的顶峰。

    今天我们坐在长廊上,看着石桥下不再清澈的池水,举目远望,去寻找那人间的四月天……

    第7站:清华大学

    我们对于林徽因在清华大学足迹的寻访并非如想像中顺利,且不说这富有诗意的连绵阴雨,单是这偌大的清华校园就令我们迷茫。据热机动力工程系的同学说,清华里有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故居。可是一路打听下来,已然正午,却仍遍寻不遇,所有路人的回答几乎都包含了"不知道"的意思。老天眷顾,幸好建筑馆并不难找,我们在路人指引下顺利抵达。

    原本以为终于可以收集一些林的资料和了解她的故居的详细信息,失望再次和我们开了个玩笑……林徽因算是建筑学院的先辈了,外专业不了解尚有情可原,可是本学院的同学们怎能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