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乾隆年的台海风云 第十三章 谁在走私火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陆炎甫一收复权力,正想大展拳脚。然而第一道命令,就被蔡昌永反对了。不过陆炎并未显露不快。毕竟蔡叔现在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也没必要在此时生出嫌隙。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陆炎还在念叨着这句话。多少不可一世的王朝、战无不胜的军队,最后都是倒在了内乱中。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先以团结为主。

    陆炎想到此处,便谦卑地对蔡昌永说道:“蔡叔有不同意见?不妨说来听听?”

    正待蔡昌永说出他反对的理由时,议事厅门外有个小喽啰求见。原来是林爽文又来了。陆炎趁机就终止了商议,让陈宏义和蔡昌永各自忙去了。

    蔡昌永虽然还想发表意见,但是见陆炎不想听,也就不再言语了。

    陆炎坐在议事厅内,等待着林爽文过来。

    在成功复权后,陆炎当天就立即找林爽文商议如何在台湾起事。

    说是商议,主要目的,仍然是先推迟林爽文的起义时间。

    一百年前,清廷收复台湾之后,对台湾一直是爱搭不理。毕竟,一个到处是生番、远离本土大陆的不毛之地,对农业国而言,治理的成本实在太高。

    清廷对台湾府当时的要求只有一点,别惹麻烦。

    尤其是不要让台湾成为反清复明的基地。

    陆炎最怕的,仍然还是林爽文贸然起义,打草惊蛇,引起清廷的警觉。

    “哎呀,我说陆兄弟,你这么前怕狼后怕虎的,干嘛啦!” 林爽文坐在陆炎的右手边,一边喝着茶,一边不屑的对陆炎说道。

    林爽文对陆炎寨子里的权力更迭并不感兴趣,全心全意地将精力投在反清复明的事上,对二当家林勇的下场并不在意。何况,陆炎还亲口答应了助他起事。

    只是陆炎一拖再拖,让林爽文不那么爽了。

    “爽文大哥,反清复明的大业,可不能等闲视之。当年延平王...”

    “哎呀,好了啦!你都说了好几遍了啦!”林爽文有点不耐烦。“本来我都弄来了两百来把鸟枪啦,还不是看在你陆老弟的面子上,才从长计议啊!陆老弟啊,你到底在担心森么啦?”

    陆炎听到此话,忽然想起那天逼宫二当家时,林爽文甩下的狠话——他自己已经搞到了鸟枪,准备自己单干了。 陆炎心生疑窦:普通民间持有刀枪都是违禁之事,这林爽文是如何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弄到了这么多鸟枪?

    他直接将此疑问说了出来。

    林爽文却沉默不语。陆炎见他有心藏私,便挤兑他道:“爽文大哥啊,咱们可都是做的反清复明的大事,你还对我遮遮掩掩的?”

    林爽文本就是个耿直汉子,被陆炎挤兑,便心生不服,却又始终支支吾吾,不肯说出此事原委。

    陆炎见对方不肯透露秘密,思考了一阵,不再硬逼,转而坐回自己的位子,悠悠地说道:“话说,一个月前山中生番来袭,咱们这火药房的老段啊,配的火药,只能打出三十余步。你知道嘛,我当时就重新调制了火药配方,结果能打出去五十步远。”

    林爽文本来还想搪塞陆炎的追问。一听陆炎此话,忽然来了兴趣。

    “五十步?陆兄弟你怎么配制的火药?干林凉的,五天前我们拿泉州人试鸟枪,结果也就是打出去二三十步,人家泉州人一下就冲上来了。我们当时好多兄弟还说这荷...这破鸟枪一点用都没有。”

    陆炎敏锐地听到他的话里的停顿。“这荷..”。 荷什么?河南?荷花?何仙姑?

    难道是荷兰人?陆炎忽然警觉起来。

    这家伙不会是找了荷

    兰人买了火枪吧?看来荷兰人对这台湾还不死心啊?

    陆炎还在思索之时,林爽文又催问陆炎关于火药配制的事情。

    这回轮到陆炎开始卖关子了。他笑而不答,拿起茶杯,用盖子刮了刮茶叶,呷了一口茶,又笑着看着林爽文不说话。

    林爽文被陆炎磨了半天,实在没辙,只好说:“算啦算啦。陆兄弟你还真会讨价还价。我就告诉你鸟枪怎么来的吧!”

    陆炎仔细竖起耳朵听。

    “这鸟枪啊....哎不行....我答应了人家不说的...”

    陆炎见他出尔反尔,心生厌恶。这家伙看着五大三粗的,也是个不爽利的人。婆婆妈妈的人,最让人讨厌了。

    就在陆炎面露鄙夷,心生失望之时,林爽文又开口了:“罢了罢了。我这么说吧。陆兄弟,这卖我们火枪的人,我答应不泄露他身份。不过我可以带你到我们大里杙村去,亲自看看这个卖火枪的人。”

    陆炎一听,觉得倒也算是个机会。

    如果这卖火枪的人真的是荷兰人,那足以证明这些欧洲人对台湾的觊觎还没有退去。

    在这个时代,荷兰、英国的东印度商人,都在觊觎台湾这块贸易宝地。

    台湾向南,可以直通东南亚的荷属香料群岛;向北,可以直达朝鲜;向东,则连接着琉球与日本。

    而向西,就可以抵达中国大陆。

    在清朝未开海禁的情况下,通过台湾进行商贸的转口,甚至是作为走私的基地,一直是英国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愿望。

    然而自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再到康熙收复台湾后,对欧洲人始终戒备,也不理睬他们的贸易需求。英国与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利用台湾做贸易中转站的愿望便落空了。

    现在林爽文估计是从荷兰人那里拿到了火枪,那看来荷兰人真的是并不死心。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