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里各色大臣的操守。
就这些人的水平,不给你穿小鞋就不错了。
所以,没有让安东军护驾,他乐得清闲。
这边,皇帝李晔也派了宦官张承业前来接洽,甚至允许张承业留在了李克用身边。
这个人,王彦庭知道,而且很尊重。
因为就是他,和李克用相伴30年,一直到了后唐建立。
李克用始终没有反唐,张承业居功至伟,也被称为大唐最后一个忠臣。
现在,皇帝的安全没有问题了,那就是算账的时候了。
7月,皇帝李晔下诏,先是削去了王行瑜的全部官职。
然后,任命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招讨使,保大军节度使李思孝为北面招讨使,彰义军节度使张鐇为西面招讨使,王彦庭为东面招讨使,开始讨伐王行瑜。
保大节度使李思孝是定难军节度使李思恭的弟弟,他们都是党项人,也就是后来的西夏人。
李思孝兄弟原本姓拓跋,后来因为讨伐黄巢立功,被赐姓的李。
这些年,他们既不帮皇帝,也不帮其他藩镇,属于默默挂机在一旁的状态。
现在接到诏令,马上起兵和河东、安东联军会合,向邠州开拔。
收到战报的王行瑜,亲率大军4万,前出东南梨园寨(今陕西淳化县)驻守。
有时候王彦庭确实很难理解晚唐藩镇之间的用兵,都是这样的千篇一律。
照理来说,这时候《孙子兵法》早就普及了的。
还有李靖的《卫公兵法》什么的也应该读过吧。
看到王行瑜又一次冲上来,他都觉得无聊。
果然,两军刚一交战,王行瑜就连败两场,损失了大将王令陶。
这下,王行瑜也不浪了,老老实实坚守梨园寨。
战斗一下变成了攻城拉锯战。
不过王彦庭一直很奇怪,如果自己猜测的是真的。
也就是说李克用要么和契丹人,要么和卢龙军,要么两者都有,一起酝酿了一个阴谋。
为什么不让自己攻寨,消耗自己的兵力呢?
他确实猜不到,因为李克用现在已经后悔了。
所有的计划在绛州之前都是顺利进行的,唯独绛州一战,先把河东军内部的士气打没了。
现在就连自己11岁的儿子李存勖都建议自己要三思,不要把瑞州人得罪过甚。
这也就算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绛州的影响会这么久这么大。
李思恭的保大军过来会合攻寨,这件事刚开始谁也没有在意。
这么多年,保大军算是很本分的藩镇,只管自己内部建设的那种,大家对他没有什么恩怨,还能合作。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保大军将士从河东军、安东军嘴里听说了绛州之战的细节。
慢慢地,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连李克用都明显感觉到,保大军下至普通士卒,上至节度使李思孝,有事没事都开始喜欢往安东军营地混了。
现在李克用的头有两个这么大。
保大军很少和周边冲突,但是不代表人家是软柿子。
对于党项族这帮顶着耳朵边两簇头发的蛮子有多么凶悍,他是知道的。
人家只不过身为异族,还没有看清大势,又受限于自身的实力和地盘,在猥琐发育而已。
一旦王彦庭愿意合作,甚至是收买人家,就凭炸弹这一个玩意,河东军的西边立刻就会出现一个大敌。
如此情况下,李克用怎么敢让王彦庭再一次在保大军之前显圣。
何况李思恭代表的还不光是保大军,还有他哥哥的定难军,两个镇的雄兵,压上来谁不怵?
现在的李克用是骑虎难下。
他有心立刻让王彦庭回到瑞州,远离李思恭,又怕破坏了契丹人和卢龙军的计划。
按照前面的安排,这个时候安东那边应该是已经开始了。
可是留下王彦庭那绝对是个大祸害。
别说自己能不能打得过王彦庭,就算河东军彻底切断了王彦庭的退路,一旦人家直接去投保大军了,那就是自己的噩梦。
别说,这还真是晚唐藩镇间的常规套路。
自己军中的大将李罕之原本不就是河阳节度使,被朱温打过来的吗?
现在李克用又气又恨。
气的是皇帝,没事把李思孝这党项孙子弄过来干啥?
恨的是自己怎么就傻到掺和到了卢龙军的事了呢?
虽然河东军和安东军迟早会冲突,但是晚上几年也许自己也能搞到炸弹那个玩意呢?
现在好了,人得罪了,还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