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沈健打算把陈艳芳演唱的经典歌曲,下载到自己的oPod里听听。
将二叔送给自己的OrangeBookPro开机,橙子公司自研的CPU麒麟o7,为这款笔记本带来了强劲的运算性能,搭配橙子公司自主开发的国产操作系统橙子OS,保证了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迅捷流畅。
打开橙子OS的自带软件oTunes(音乐在线商店),输入歌手陈艳芳,回车搜索,软件界面中显示出陈艳芳演唱的所有曲目,按热度从高到低排序。
排最前面的三首歌就是《似是故人来》《逝去的诺言》《风的季节》。
在oTunes上购买音乐的价格,普遍为6元/首,有时唱片公司或橙子公司也会推出半价折扣,或者限时免费等优惠活动。
如果按照一张专辑10首歌来算,在oTunes上购买一张数字专辑需要花费60元,而去音像店购买一张同样的CD唱片,可能需要花费80-120元,如果选择LP黑胶的话,普遍在300元以上。
对于唱片公司和艺人来说,CD唱片或者LP黑胶带来的利润,要比在oTunes上销售数字音乐更多。在oTunes上销售数字音乐,每卖出一首歌,唱片公司要向橙子公司支付30%的佣金费用,可以理解为双方的分成比例是3:7,以6元一首歌的价格算,唱片公司只能收益4.2元。
当然了,选择购买数字音乐或者实体唱片,取决于购买者的意愿、经济能力、音乐播放设备,如果你拥有一间HIFI听音室,你必然需要购买音源质量更好的LP黑胶。
而且对于一名歌手的铁粉来说,LP黑胶明显更具收藏价值。唱片公司也会拿出最符合专辑气质的封面设计来讨好愿意为黑胶付费的歌迷。
沈健在参加《华夏中文音乐榜上榜》栏目之前,就和郝中婧策划将要发行《十七岁的雨季》的单曲唱片,是CD唱片,沈健并不打算发行LP黑胶,不谈制作成本,单说沈健的影响力,可能还达不到让歌迷掏出300多块钱来收藏的地步。
至于在oTunes上销售的数字专辑,沈健还没有去公司录制,目前想要在网上聆听沈健演唱《十七岁的雨季》,只有《榜上榜》栏目发布在油管视频上的Live版。
花费了18元,沈健将陈艳芳的三首经典曲目下载下来。
沈健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说京腔京调的普通话,粤语除了内侯(你好)外,根本听不懂。
而且oTunes没有滚动歌词的功能,沈健又懒得上网查,因此听这三首歌基本听不懂歌词。
沈健平时就不听粤语歌,再者说粤语歌在华夏乐坛风靡是十多年前的事,那会儿的沈健还是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小时候听得最多的歌,甚至不是流行歌曲,而是老妈在家里练嗓时唱的民歌。
沈健听粤语歌,只能听个曲调,和普通话发音近似的词,还能听个大概,那些发音差异较大的,演唱速度再一快,沈健就完全听不懂歌手唱了些什么。
《似是故人来》与《逝去的诺言》沈健听得云里雾里,倒是《风的季节》副歌的歌词,沈健连蒙带猜,似乎弄明白几句。
崔呀崔呀贼付崔
(沈健:“吹啊吹”,然后是什么“风吹”)
木干呀某类冷zing地羊绿
(沈健:最后一个词应该是“眼泪”,那么前面的木干,会不会是“抹干”)
崔呀崔呀贼付崔乃桑统统带走关付类四岁
(沈健:“统统带走”四个字很明显,最后的两个字是“唏嘘”还是“是谁”)
上午郝中婧给沈健介绍了公司情况,当郝中婧提到她将陈艳芳挽留在公司,沈健就在心中感叹。
郝中婧这是给自己接了一个S级难度的主线任务啊。
首先是留给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紧迫。
从吴国华去年成立公司,到今年年初发行华语专辑,这就耗费了一段时间,而从年初到现在又过了半年,现在公司的老板变成了沈健,沈健不可能对自己的签约艺人没有一点规划。
其次是完成任务的途径单一。
陈艳芳从一开始出道,就一直演唱粤语歌曲,虽然退出歌坛十年之久,但歌迷并没有忘记她。陈艳芳复出后发行的专辑《惜君》的销量就说明了这一点,但这份数据也说明市场对她演唱华语歌曲的认可度不高。
这当中可能也存在专辑本身质量就不高的原因,但这种可能性太低。吴国华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制作人,殿堂级歌手谭国荣的多张专辑都是他制作的。这次创立宝丽银,林兴民和钟迈可这两位编曲大师也再次加盟,凭这样的团队,没道理做出低质量的唱片。
因此沈健判断,歌迷们还是更希望陈艳芳演唱粤语歌。
而这一点,又牵扯出完成这项任务的第三个难点。
沈健不懂粤语!怎么写歌!
从脑海中异时空的曲库中抄一首,可惜,沈健脑海里的歌一样没有滚动歌词,听不懂歌词,怎么抄。
把旋律抄出来,找擅长粤语歌的词作者填词,这还算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办法虽然可行,但不能常用,现在的音乐市场,毕竟已经没人听粤语歌了,陈艳芳可以依靠粤语歌唤醒歌迷的情怀而重新翻红,却不能翻红后还一直唱粤语歌,否则就被市场淘汰了。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因粤语歌出道走红,依靠华语歌复出没人认可,再次凭借粤语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