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无遇没有联系肖子厚,也没有联系韩瑾,还是决定回家去看看父母。本来,他想在4月3日出发前再给母亲打个电话,但还没有等他打电话,4月2日下午,母亲的电话就来了。
母亲在电话里也没有说什么事,就是问他清明回不回家?他说已经计划好了,明天下午出发。母亲听了,也就挂了电话。
为什么母亲要打这个电话?原来,邢玉珍在整理堆放着很多衣服的一个木箱子时,发现了一本书。或许那时候陈无遇还小,根本记不得了,但她却记得非常清楚,一定是拿回来过一本书。只是这书拿回来后,自己也想过好几次,但始终想不起来放在哪里了。看来,人上了年纪,忘性就大了。
那是1981年五一劳动节时,县文工团按照全省的安排,到玉泉县去送戏下乡,请了秦腔名角任哲中老先生演《周仁回府》折子戏。陈光年知道邢玉珍喜欢这出戏,就回来专门接了她一趟。当时小儿子只有5岁,还没有上学,她去时就一块带着。当天晚上,戏就在距离玉泉院不远处的玉泉乡演出。戏确实演得好,当时台下响起了很多次掌声,把邢玉珍看的都入迷了,还以为是在自家村上,看完还想着回家睡觉呢?真有点“错把他乡当故乡”的味道。更严重的是,小儿子看着看着就瞌睡了,一个人径直睡在了邢玉珍脚下。估计是睡了一觉,起身上厕所去了,迷迷糊糊的忘记了来回的路,给走丢了。
等邢玉珍一看完戏,突然想起了小儿子,为时已晚,身边都是别人的娃。她一会拉着这个娃看看,一会拉着那个娃看看,把散了戏的群众都搞得有些发毛。有人以为是荣院的门坏了,个别病号溜出来看戏,还摇着头对荣院的管理进行了批评。
邢玉珍发现自家的娃不见了,便立即告诉了陈光年。陈光年一听,也不敢怪邢玉珍,只埋怨今晚的人太多。
埋怨归埋怨,他还是发动了一场群众性找人运动。当然,他和当年的长刀大侠比,那就差得远了。人家长刀大侠劫富济贫,侠肝义胆,横刀立马,威震江湖,那信誉和威名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他基本上是对别人和气,请别人胡吃海喝,送别人几张戏票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小恩小惠,收拢点身边的人心,以便在孩子丢了的这种事上发挥一下作用。但孩子不可能天天丢,所以他花出去的钱基本上都是凑了个热闹。
这场群众性找人运动,是先从剧团的内部开始,由今天带队来的一个副团长发话:迅速清理现场,一是注意看看,哪里有没有藏着个娃;二是动作放快,清理完了,集体去帮陈光年找娃去。
大家听了副团长的话,还是四平八稳的该干啥干啥,丝毫没有提高工作速度。副团长倒是很着急,但也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抽烟上,在现场转了一圈又一圈,像是头蒙着眼睛拉磨的驴,把很多人都转烦了。像是孙悟空受不了唐僧的话,不是因为头疼,而是听着心烦。这样一来,大家就都去找了,担心自己不动,领导围着自己转。
这场群众性找人运动,还波及到一些乡干部和村干部。他们本来看完戏,有的男人还准备去几个人喝一壶,有的男女还准备继续找个地方偷偷拉手或亲热一阵,有的家里人还叫回去办公或运动,但这么一说,很多人便只能都停了自己的事,帮陈光年找娃。
结果,就是没有结果,上百人折腾了一晚上,外加第二天一早上,直到中午饭时,也没有找见。看陈光年两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