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皇登基
1、登基
公元997年,大宋至道三年三月,宋朝的第二个皇帝赵炅,驾崩于万岁殿,终年五十九,庙号太宗。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又名赵光义,继位后改名赵炅,继位后承宋太祖遗志,灭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国,终一统天下。宋太宗在位共二十二年,改元五次,为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宋太宗遗令三十一岁的皇太子赵恒灵前继位,至福宁殿登殿,大赦天下,定次年元旦改元咸平元年。
新帝赵恒,本为太宗第三子,初名德昌,太平兴国八年,授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改名元休;端拱元年,封襄王,改名元侃;淳化五年九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尹;至道元年八月,立为皇太子,改今名,庙号真宗。
新帝虽然已经登基,却还仍在孝中,按例制,天子守孝以月为日,却也得守制一月多,方才正式临朝听政,处理国事。
真宗赵恒继位后,即下了一连串的旨意:进封四弟越王赵元份为雍王;五弟吴王赵元杰为兖王;六弟徐国公赵元偓为彭城郡王;七弟泾国公赵元偁为安定郡王;八弟赵元俨出宫开府,封为曹国公。
同时,追封已故的三皇叔涪陵公赵廷美为秦王;追赠太祖长子魏王赵德昭为太傅;太祖次子岐王赵德芳为太保。另封太祖之孙侄赵惟吉为武信军节度使。加授同平章事吕端为右仆射,李沆、李至并参知政事。
另封册太子妃郭氏为皇后,封嫡母李皇后为皇太后,又追赠生母李贤妃进尊号为元德皇太后。
葬大行皇帝于永熙陵,下旨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
新皇登基后依着旧例,先皇后自然已经升为太后,便当迁出正宫寿成殿,迁入历代太后所居的上阳宫中。
那上阳宫昔年先是太祖、太宗之母杜太后所居,太祖皇帝驾崩之后,又是太祖晚年时所娶的皇后宋太后所居。宋太后去世之后,上阳宫空了多年,此时自然有些荒凉未曾收拾。新皇后郭氏自然是谦辞,说自己先住在偏殿也是无妨。只是李太后自然不会让皇后为难,便道:“我一个老婆子不拘住在哪里便罢了,皇后理应正位中宫,这是国法,不可违了。”便指了西宫嘉庆殿先行搬进去暂住。
本来,太后为尊长,断无委屈了太后先让着皇后之礼。寿成殿的总管刘承规,自然也是知道太后如此委屈求全的原委。原来在今天皇帝登基之前,颇有一番波折,却是与太后有关。当时太后听信大内总管王继恩蛊惑,欲另扶楚王继位。不料平时看似糊涂的丞相吕端却在关键时候力保太子,将王继恩锁拿,太子及时进宫,在灵前登基。
因此新帝即位之后,所有施赏大典,一律举行,惟李继隆、王继恩、李昌龄等,谋立楚王元佐,应该坐罪。真宗特降旨,贬李昌龄为行军司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流放均州。只是其中牵涉到的李继隆为皇太后的长兄,因此,新皇的旨意,迟迟未下,这也是悬在众人心头的一件大事。
若论太后的本心,本也是贤德之人,当年新帝为亲王、太子之间,亦曾得太后多方庇佑。只因太后无子,若论楚王和新帝,虽均非太后所生,但是楚王妃却是太后的娘家侄女,更兼楚王蒙难之间,其子尚在襁褓之中,楚王妃便将皇长孙托付于太后。因此上当年先帝驾崩之时,太后亦不免存了一份私心,再加上耳根子软,未免有些屈了当今天子。
此时李氏一族,一败涂地。当今天子本非太后所出,将来情况如何,却也不知。太后心中忧苦愧急交焦在一起,再加上哀伤先帝驾崩,此时一并发作出来,乱纷纷几日搬迁完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