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的名声一夜之间臭了大街,街头巷尾的人,不论是官家还是走卒,人人说道这位新科状元都摇头不语。
不孝,不忠,这两顶帽子盖下来,任谁在这朝堂都已经无法呆下去。
圣人对杨远的所为不发一言,静默的既不斥责,也不维护。京兆府尹的衙门更是将状告杨远的案子一拖再拖,既不开堂审理,也不言语是否已经销案。
风言风语在西京城里飘的漫天漫地。
杨远竟然好像不曾有这些流言蜚语一般,平静无波的每日照常到官署应班,既不除外应酬,也不见他对谁声辩两声。
这种诡异的不作为,让所有的人刮目相看。
可无论杨远如何低调,杨家的风吹草动还是一点一点的传了出去。
“你知道吧,杨家那个坡脚的来了。”
“你说的是哪个被抛弃,死了的那个?”
“可不是,没死成,如今寻来了。你说这个人也可怜,换另一个早羞死,如今寻来,恐怕是没死成,想通了,要来鱼死网破的吧。”
几个妇人站在巷尾,对着杨家的门楣指指点点,低声的说着话。
“你看见那个女子没?我倒是那天出门巧,看见一眼。”
“你真见到了,如何,可是臭不堪言?”
“其实还挺俊秀的,虽说不上多美,可也小家碧玉,只是那脚坡的厉害,不走路就还好,若是走路,那,确实有碍观瞻。”
“你们知道什么,听说那小娘子的脚是为了杨家那个才坡的。”
“你怎知?”
“哼,我家与这杨家相邻,平日里他家的仆从闲聊听来的,说是小时候,为了救杨家这个忘恩负义的,跌下山坡摔的。”
“真是青梅竹马啊?”
一个妇人惊讶的捂住了嘴。
“可不是,如今这般,真的是忘恩负义,这样的人猪狗不如。”有妇人恨的啐了一口痰,骂了一句。
杨家住的巷子前后住的不是官身也是多少有些钱财的诗书人家,并不是一般的市井商家可以住进来的圈子,谁在人前多少也要顾及家里的脸面,如此*裸骂人的话,真是极少听见,如今有人忍不住骂了出来,剩下的人反而不好意思再八卦下去,就怕再多说一些,引得人骂言更多,多少有些丢了家门的脸面。
有两个妇人忙转了话题道,“听说杨家要办喜事,杨家的仆从这几日进进出出的张罗,想来是那状元郎回心转意了。”
“这个浪子回头金不换,怎么说知错能改总好过执迷不悟。”
“是啊,是啊,听我家官人说,这个状元郎真是好文彩的,就是圣人都惜才,不忍责罚。”
“若是真能悔改,也算佳话。”
“可不是,哎呀,我家官人该回来了,我该回了。”
一妇人借口离开,剩下的也不好意思在站在巷口,忙各自找了理由散了开去。
待众人从巷口离开,隔不远的一刻大槐树下,慢慢的转出一个人来,正是那话中主角,状元郎,杨远。
杨远满眼深意的望了望不远处的家门,停顿片刻,抬脚走了过去。
跟着杨远伺候的文竹满眼的不舍,咬着牙跟着往前走。
那些妇人真是长舌,就知道乱说是非。别人不知道,他自小伺候公子,他是知道的啊,这事情真的是冤来着。可公子的难处,他就算知道也只能烂在肚子里,谁也不能说,这要是说出来,可是比什么不忠、不孝更要人命的。
可公子真的是为了表小姐好,只可惜表小姐不知道这好。公子真是可怜,如今这里外不是人的日子,这可怎么是好?还不如不要这个状元。
此时杨远心中一片死寂,他茫然不知该如何才好。若是他此时知道文竹所想,只怕会泪流不止,这天下竟然还有一个人知道怜惜他,这已然是不易,毕竟就连唯一的至亲都已经厌弃他到很不得他死,这世上还有谁会疼惜他了。
杨远的不幸对于姜婉只是一片流言蜚语,听过就忘,并不入心。
她此时在永定侯府里一心的跟着阴老头子学习如何炼化融合千丝引,一心要的要救小舅舅出咒。
若说还有谁能分了姜婉一丝心思,也就是那个不着调的莫名的同杨状元私会的宋安然,可惜那然表哥就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