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
在尚瑞达看来,因为儿子的那一场梦,这一年家里所获,也是非分之福了。
没有丝毫隐瞒,待父子二人独处之时,尚瑞达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儿子。
听到最后,尚文远也是惶惶。
这实在是尼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从草根的世界,一下进入云巅,中间就没带停顿,任是神经再大条,也扛不住这种刺激。
在古代,这种状况,称之为御前召对,每个细节都疏忽不得,否则就是雷霆加身,粉身碎骨了。
找老爸拿出纸笔,尚文远开始写阵前演练细节。
尚文远相信,在诗书词话、文学掌故方面,自个老子应对起来,应当不会太难。毕竟从小就受四爷爷的熏陶,四书五经六艺俱通自然不可能,但简单的几句应答,还是可以的。国家领导们都日理万机,估计也不会在这方面纠缠,最多也是开场白就罢了。
重点应当就着落在报告本身的那些问题。
简单来说,尚瑞达要面对的,就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金融的问题。金融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对当下国内的金融形势有什么判断,对金融改革有什么建议。这些建议依据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后果,前景会怎样。
第二,通货膨胀的问题。通货膨胀的依据是什么,通胀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影响。应对通胀,建议如何,理由又是什么。
第三,改革的问题。从老百姓的视角,看当下的改革开放政策,凸显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根源在哪,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及依据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好办,尚文远在《货币战争》这本书中,专门花了一个大章节来阐述,这是与原版最大的不同之处。毕竟原版的《货币战争》诞生的时代背景与国际、国内形势与现在相比,完全迥异,尚文远不会傻乎乎的照抄照搬,那是找死的节奏。
在这方面,尚文远也不会太担心,自个老爸对这本书也是熟悉得差不多了,应答起相关问题,应该不是什么大难题。
第二个问题,就比较麻烦。专业性的问题,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认知,估计人家领导提一个超出报告之外的问题,就抓瞎了。
所以,尚文远还得给老爸普及相关的常识。比如什么是通胀,造成通胀的因素有哪些,基本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是什么;供求关系、货币、财政金融与通胀有什么关系;物价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等。
至于第三个问题,这个就好办多了。因为这是个很宽泛的问题,改革伊始,各种问题很多,随便捡几条很突出的,简单说说就是了。
一条一条的把问题都罗列出来,父子二人就在宾馆里,搞了一个模拟答辩。
尚瑞达肚子里还是有点干货的,加上近半年来,不断的学习,结合他自己本身的一番见识,就连尚文远也没想到,自个老爹居然如此给力。
除了金融、通胀这些非常专业的问题,其他比如国内形势、社会问题,都能有一个比较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和评价。不仅仅是停留在茶余饭后的吹牛打屁阶段,谈吐、总结,有条有理,头头是道。
这就让尚文远放心多了,正如考前突击,重点就放在了第二个问题上。
尚瑞达交给蒲清泉的那一份报告,是抄录儿子的那份原稿所得,这下原稿正好派上用场。
让老爸把报告读熟、读透,有什么疑问,都记录下来。
毕竟尚文远的这份报告,是把那本“老”教授的书,去掉一些数据模型后,照搬过来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当然书中的一些生涩的经济学专业术语,尚文远做了相应的改动。要不然你这报告一拿出去,人家领导又不是傻子,你一个从未受过专业经济学教育的平头老百姓,写得出堪比经济学专家的报告来?
尚文远让老爸找蒲大伯,以查找资料为由,在江陵图书馆办了一个借阅证。
报告上的那些经济学常识,还是太少,如果对那些专业的常识,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尚瑞达对报告的理解上,那就有点勉强,到时候应答起来就会吃力,甚至会露出原形。
好在江陵图书馆是双江省最大的图书馆,里面的图书、资料相对来说,还比较齐全。
找了一些经济学专著,把报告中相关的一些经济学常识,摘录出来,让老爸熟读熟记。尚文远也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常识进行了一番解读,至少让老爸理解起来要容易一些。
连续三天的突击,尚瑞达脑子都大了三圈,最终才把尚文远纸上的那些问题,一一背了下来。并且在儿子模拟的场景提问中,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出来。
父子二人在用功,蒲、宁二位也没闲着。毕竟这次三弟尚瑞达所面对的,非同一般,丝毫差池不得。
蒲清泉和宁长河到底还是见过大场面,且本身还在体制内厮混,在应对上级的问话和临场机变方面,比尚瑞达强出几个等级。
针对尚瑞达即将面对的问题,二人也罗列了许多问题出来。这几天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