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东山村升起炊烟,四处弥漫着柴火味,夜雾中高高的稻草堆看起来像一个个鼓包,牛羊都已回了栅栏,时有狗吠声传来,处处透着闲适与安详。
张秀才拖着病体提灯守在家门口,他焦急地向村口方向张望,秋日微凉的风吹得他偶尔咳嗽几声,心中纳闷,这彤儿一大早去了她姑家,怎的这时还不见回?
隐隐约约中,他听见了马车轧地的吱呀声,张秀才的心提到胸口,就怕再一次失望。
不多时,老仆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昏暗的灯光下,光影描绘出暖黄色轮廓,张秀才的心终于安定,他重重吁了口气。
张秀才提灯上前,这才发现双腿有些麻了。
马车停下,他情急中未能注意到老仆神色异样,只见车帘掀起,张元彤抚着胸口缓缓下车,看起来脸色很差。
“彤儿,怎么了?”张秀才又紧张起来。
对方虚弱地笑了笑,比划着手势,示意进屋再谈。
书房内,俆妙君将她遭遇了山匪劫持一事,借着手语及书写的方式告诉了张秀才,又描述了自己装病一事,只称是故意伤了咽喉吐了血吓退来人。
其实,她当时眼势不妙,狠心往肺部使了些力气,这才又咳嗽又喷血的,但她出手极有分寸,看起来严重,实则只是轻伤,凭借她的神识强度不出一月便能痊愈。
张秀才听了又惊又怕,立刻就要找大夫,俆妙君忙拉住他,示意明日再去不迟,她匆匆比划道:“那些山匪好像在等着我似的,他们不要财,偏偏只要车上的人,如果他们不知车中是谁,又为何那么确定?”
“你是说……?”张秀才沉吟道:“他们是有备而来?”
“爹,您有把我去姑妈家的消息告诉谁么?”俆妙君以手势问道。
张秀才缓缓摇头,接着一愣,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随即又疑惑地拧着眉:“我……倒是跟向文提了句,可他……怎么可能?”
听见“向文”二字,俆妙君敛下眉目,灯影下的表情带着一丝落寞与伤感。
张秀才一见,哪里还不明白?女儿肯定也听说了聂向文的荒唐事,唉……
他也不知为什么,两年前聂向文一次大病后醒来,整个人就跟转性了似的,说是不记得以前的事,退了县学,倒腾起商贾之事不说,这一年来愈发荒唐,竟与一个妓子搅和在一起。满村人都知道了,只道是读书人皆风流,可有那么多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哪儿有那么多风流劲儿?何况,他不也守着亡妻度日么?在他看来,聂向文所为根本污了读书人的名声!
可他能怎么办呢?亲事早已定下,他的身体又越来越差,如果他走了,留彤儿一人在世他如何放心?只盼着这副破败的身子能支撑到彤儿成亲,让他也走得安心一些。
正想着,外头忽然传来一道声音:“亲家,你在吗?”
是马氏,这么晚了,她怎么来了?
张秀才疑惑地看了女儿一眼,起身相迎。
一出院子,就见马氏在门外探头探脑的,张秀才心里有几分不喜,加上方才一闪而过的念头,他勉强笑道:“亲家此来,所为何事?”
马氏见他面色不佳,脸上闪过不屑,但很快收敛了,她嗓门洪亮道:“知道亲家还病着,向文他在县里买了些补品托我给您送过来。”她把手里的东西拎高一些,“再说我也有阵子没见过元彤了,还怪想她的哩,今天顺路来看看。”
张秀才听说是聂向文的心意,脸上的笑容真诚了些,心道果然是自己多心,聂向文再荒唐好歹也是他看着长大的,能坏到哪里去?于是笑着道谢:“亲家多礼了。”
这大晚上的,他不好亲自招待马氏,本应让彤儿出来见见,但想到女儿今日遭的罪,便委婉道:“彤儿今日有些不适,已经歇下了,明日一早我便带她上门拜访。”
马氏听得此言,眼珠子一转,问道:“有什么不适的?正好让我看看。”说着身子就想往里挤。
张秀才脸色沉了下来,心想这马氏平时挺精明的,今日怎会如此冒失,他更不愿让她去打扰女儿,便加重语气道:“今晚着实不便,就不劳烦亲家了。”
谁知话音一落,马氏直接变脸,拉高了嗓门:“元彤是我未来的儿媳妇,就算身子不适我探望一下怎么了?亲家百般阻挠我见元彤,莫非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张秀才一愣,就见聂向文从另一方向急急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拉着马氏道:“娘,您快别说了,跟我回去吧,那、那只是些流言蜚语,您怎么就信了?”说完,充满歉意地看着张秀才,小声道:“先生。”
“什么流言蜚语?那可是有人亲眼见着她被一群山匪给掳走了!”马氏扒拉下聂向文的手:“再说了,你娘我也没有信,这不特意来找亲家求证吗,哪知道秀才公连让我见一面都不许……呜呜……”
马氏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嚎道:“我苦命的儿啊,这张家是想故意坑你啊,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