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笑话,不提也罢,于是中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产业转移的接盘侠,还接的很光荣,这是周瑜愿打黄盖愿挨的事情。
而凭借着产业转移吸收到的西方资本和工厂,中国的制造业这才开始起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经济才开始腾飞,而环境也开始遭殃,从来都没有说你想发财还不带付出代价的,西方国家用血腥的资本累积完成了第一步,中国没办法复制,于是只能复制第二步,那就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但是为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为了这个国家更好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步就算是在痛苦也需要走下去。
只是结果谁都没想到,当年或许只想发点小财的中国,居然一下子成为了人力历史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生产能力最强大的制造业国家,甚至超越了巅峰期的美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工厂。
不过,三十年累积下来的环境问题,和超大的制造业工业,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已经对到了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阶段了,再不解决的话,国家的基本盘都有可能会被动摇!
看着窗外的这灰蒙蒙的天空,佩罗娜心中的感觉是比较沉重的。
她不是一般的民众,她接触到的信息更多,知识面更广,能够看得到这后面的种种原因和层层背景,跟西方国家的人谈及中国的环境污染和首都的空气就为之色变不同,她虽然不喜欢这种环境污染,但是却很欣赏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韧性。
而西方民众嘲讽和不理解中国的这种发展,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所面临的危机。
他们现在还赖以为生的一些高精尖的科技和设备制造,在中国的强大工业规模面前不值一提,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如今中国都已经开始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开始产业转移了,而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南亚,成为了转移那些污染比较大,附加值比较低的工业的对象国了。
而中国这边开始进入到了比较高端的生产制造领域了,这些领域原本是西方国家的市场,但是现在中国人开始涉足了!
在制造业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德国人可以制造出非常精良的设备,但是这一个设备需要很高的价钱!
于是有人选择了法国,有人选择了英国的产品,因为这两个国家的东西比德国人的便宜,质量稍差一点,价格便宜一半。
但是等到中国人进来了,哗哗哗,几下子这种东西这种技术烂大街了,价格直线跳水,一个单价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买十个还送十个,这下子英国人和法国人首先失业了!
因为他们的产品质量比不上德国人的精良,比起中国的产品也完全没有价格优势,所以他们失业一点都不冤,但是德国人的地位看起来还很稳固,他们得意洋洋的表示,我们就是吃技术饭的,只要我们的技术不变差,这碗饭永远都有我们的份,谁也抢不走。
只是他们忘了,中国的生产规模更大,抢占的市场更多,而且竞争更激烈,发展速度更快,而中国的产品的质量每提高一点,德国人就要丢掉很大一部分的市场,虽然最后德国人的手中还有一部分的市场,但是仅靠着这些市场,并不足以养活他们了,他们跟英国人和法国人一样,在规模化作战的中国人面前,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