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看丫头的,二是厨房里炖了鱼头汤,我想着五哥平日里看书,就叫丫鬟包了些过来。”她说着,便要身后的青柳将提着的食盒递过去。
这汤还是刚出锅的,冒着热腾腾的气儿,那盖子一掀开,便是一股子香味窜了出来,没有鱼的腥气,不知里头是加了什么。“听闻鱼头汤吃了会叫人愈发聪慧,五哥常看书,一定十分费神的。”她笑着,把暖炉放在一旁,便自己动手盛了一碗,端到郑浩之的面前,说道,“你尝尝。”
其实郑浩之并不爱吃鱼之类的东西,不过郑福毓的盛情难却,他还是喝了一小碗,腥气已经被去了,不知是放了什么,入口鲜美。
“怎么样?”
看少女一副期待的模样,他眼里化开了温柔,说道,“还可以。”
郑福毓一听,有些失望,这汤她也喝过,觉得味道十分鲜美,吃上一顿饭,她一人还喝了两碗,导致她过不了多久便要跑一道恭房。
郑浩之已经放了碗了,问道,“除了这些事便没事了?”
“不是,这不天气一日比一日凉起来了吗?府里头也该制新衣了,我先前在母亲那儿也听了,过会儿便会有人过来量身子,所以来问问五哥喜欢什么样式和色道的。”她说道,其实这些事都是下人来做的,不过她就是顺道过来问问罢了。
他没几身衣裳,个子长的快,以前的衣裳穿着也短了不少了,他想了想,说道:“青色。”然后看向郑福毓,“三妹妹觉得如何?”
“是吗?”郑福毓眨了眨眼睛,“我也觉得五哥还是穿青色好看,你肤白,其实穿什么都好看,不过穿青色看着更像读书人。”
“嗯。”他点了点头,嘴角浮上浅笑。
她抱着暖炉坐在郑浩之对面的位置,看着他屋子里的摆设,没几件东西,就是挂了几幅自己的字画,门口摆了两只成色并不是多好的大花瓶,心里头也觉得奇怪,这五哥怎么也是中了解元的人,到哪里不是众星拱月般的?就拿上回去王府做客来说吧,那里几个姑娘还打听起他了,虽然没有直说,但是这话语间都是那种意思。再看他这屋子,看着不知道多寒酸,院子偏僻,伺候的人少,连二房的几个兄弟住的院子都比不上。
也不知道祖母是个什么想法,人是添了,可是这屋子里总要添些东西吧?
把目光移到他身上去,他穿着一件青色的圆领直缀,上头没有花纹,是极为简单的样式,但是穿在他身上,倒是显得几分好看,他本就生的有几分清秀,她看了看,最后把目光落在他腰间悬着的那块玉上,那块玉质地温润,晶莹通透,看的出来不是什么凡品,只是,这玉是谁送的?莫非是陈姨娘送的?这块玉自她注意郑浩之时便有了。
“五哥。”
“嗯?”郑浩之看她一眼。
“这块玉你是一直佩戴的吗?”她问道。
郑浩之目光一顿,垂下眼眸看着那块玉,然后答道,“嗯,自小戴着的。”
“是陈姨娘送的吗?这玉很好看,晶莹剔透的。”
“不是。”他抬手将玉解了下来,放在手心里,“是一个故人送的。”
故人?看他珍惜地模样,那应当是个极为重要的故人送的罢?不过,他有什么人可以称得上是故人的呢?或者说,是哪家的姑娘送的?
“你觉得好看?”他抬眸看着她,眼中似有流光转动。
她一怔,缓缓点了点头,“好看。”
郑浩之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这是一块暖玉,你若觉得好看,你便拿去罢。”
喜欢就拿去?这话说的好生轻松,她睁大了眼睛,“不必了,我也有玉的。”她连忙摆手,这玉是郑浩之自小佩戴的,又是他所谓的故人所赠,她不过是好奇罢了,五哥身上怎么会有这么一块好玉,少说也是数百两,陈姨娘每月固然是有月银,但是也并不多,应当是买不起的。
“你不是觉得这玉好看么?”
她突然有些后悔问了,她不过是好奇罢了,根本没有想要这块玉的想法,“是好看,还是五哥自己留着吧,况且是故人所赠。”
“你若是喜欢,拿去也无妨。”他突然站起身来,走到她面前,将手里的玉放在她手边的高几上。
他本就高大,身形有些许瘦,但是比起她来,却是壮实了不少。
“本就是做个念想罢了,如今不重要了。”他淡淡道。
郑福毓看着他,觉得他这一刻看起来既落寞又委屈,让他看起来有了几分人情味。
“那……那多谢五哥了。”她干笑了几声,将玉拿在手里握着。
这是一块暖玉,握在手里似是残留了郑浩之手里的温度,她握在手里却觉得发烫无比,五哥真是奇怪极了,非要将这玉给她,说出去还以为是她从他这儿抢过来的。
她坐了一会儿,又说了他指导敏哥儿习字的事儿,这段时候,敏哥儿写的字好了不少了。
“上回给你送过去的你都练完了?”他正抚着茶杯,淡淡问道。
“啊?”她一愣,轻咳了几声,“写了一些了。”其实她就练了一些,后面就扔在那儿没管过了。
“你的字也该好生练练了。”他淡笑。
福毓这才发现,其实五哥笑起来还是有些好看的,看惯了的都是他板着脸的样子,笑起来显得平易近人多了。
她只坐了一会儿,便回去了。
她握着那块玉,手心了发烫,她才拿出来细看,发现那块玉上刻了一个字:玉
“这玉也是奇怪,我自然是知道这是一块玉了,上面还刻了一个玉字。”她觉得好笑,然后拿给几个丫头看。
“许是赠玉之人名字中带了一个玉字?”青佩说道。
“许是吧。”她笑了笑,叫青佩收起来。
“奴婢觉得五公子奇怪极了。”青柳看了看福毓,见她深色如常,才拉着青佩几个说私话将今日五公子非要将玉给姑娘的事儿说了,几个人说的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