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卯时三刻,天刚破晓,正是太阳冉冉初升的阶段。
宣府边关,随着三通大鼓响起,又迎来新的一日。
新任总督年纪虽轻,平日里和颜悦色,但治军却和卢督一样,颇为严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朴的感受就比其他任何人来得更为深刻。
过往卢督严则严矣,那是对天雄军本部,其他旁支倒颇为宽容。
只要点卯后,他们这些高级将领该干嘛干嘛,基本不会过问。
可秦浩明倒好,点卯的时候,问清各级将领当天的工作安排,由书办记录在案不说,还经常跑到营地抽查。
他就有过两次这样的经历,被秦浩明逮着现行,责令反思,并言事不过三。
他妈的,八千银票和十根金条喂狗了,一点情面都不讲,连想私下跟他面谈的机会都没有。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好在不用多久,这小子就要滚蛋,暂且忍一忍。
“末将负责继续募兵。”
“末将继续训练骑兵队伍。”
“末将今日巡查关口关隘。”
……
众将纷纷禀告当日的具体工作。
“杨总兵,劳烦通知下面各个关口关隘,近段时间不许放任何一个商贾出关。若有违背,军法处置。
散会!”
通常情况下,秦浩明都是由将领自行安排,只是在有不同意见或者有其他想法时,才会出声吩咐。
洪迪新眼里闪过一丝玩味,手里却是运笔如飞,记录今天的事情重点。
处理完军事,接下来是军中文职方面的安排。
要说起来,宣府是边镇,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以军事为主,很少有民生民事。
少量一些工作,也全部交给巡抚衙门处理。故而,秦浩明需要处理的文职军务有限。
只不过,他目前处理的事情有点棘手,说是一项改革也毫不为过。
当然,事不关己者会说他是自讨苦吃,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件事情关系到今后的发展。
再难,都必须尽快解决。
否则,什么驱鞑灭虏,恢复汉唐雄风等等,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军人抚恤和保障制度,可以说是稳定军心、安邦定国的良策,历朝历代对此都非常重视。
其实早在大明初期,朱元璋便多次设坛祭祀阵亡将士,厚恤战死将士其家。
建朝伊始,即下诏:出征军官、军人,多烦劳苦。军士为朕开拓疆域,奋不顾身,殁于战场,尸不至家,仰中书、大都督府厚加存恤。
并进而下罪己诏:伤残将士,魂无所依,父母年高,妻寡子幼,一旦抛弃,至今不能存恤。
此朕之过也,朕当安居存养,使不失其所。
洪武四年三月,明太祖诏令:凡大小武官亡故,悉令嫡长子、孙袭职。
有故则次嫡承袭,无次嫡则庶长子孙,无庶长子孙则弟侄应袭者袭其职。
如无应袭弟侄而有妻女家属者,则以本官之俸,月给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