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楚烈说完事情的经过,看着他郁闷的表情,王以哲、黄显声和熊再道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熊再道忍不住调侃起楚烈来:“老楚,我早就说过,你儿子比我儿子强,为了不去奉天兵工厂,他连总司令都能搬的动,真是虎父无犬子呀!”
楚烈心里也觉得纳闷:这小子什么时候和总司令扯上关系了。
其实,熊再道和楚烈都冤枉楚鸣了,这事还真和他没关系。
宁恩承求才心切,从楚鸣家出来就直奔大帅府,找到张学良说了楚鸣任教之事。
张学良二话没说,当场就给楚烈打了电话。
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但张学良的面子,楚烈不能不给。
于是,楚鸣去东北大学任教的事情,就算尘埃落定了。
黄显声笑着说:“楚兄,你儿子年纪轻轻,就能去东大当教授,这是好事!要换了别的父母,高兴还来不及呢!你就别想那么多了!”
王以哲点头附和:“显声说的没错,过几天楚兄就要回老家了,我们敬你一杯,祝楚兄一路顺利!”
盛情难却,楚烈勉强挤出笑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
民国十九年八月七日,楚鸣跟随父亲来到了宁波老家,一个叫上余村的地方。
从小在东北长大的楚鸣,还是第一次来江南。
他好奇的四下打量。
连绵低缓的山坡,缓缓流动的溪流,在雾气迷离中隐约可见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静静地坐落在青山脚下,若隐若现。
“真是一幅江南水墨山水画!”楚鸣不由赞叹。
天空飘着细雨,走在山间窄窄的田垄上,潮湿的泥土显得柔软温润,特别不耐踩。
没多久,楚鸣的鞋子便沾满了这山间可爱的黄泥。
越往山里走,路越窄,土越湿,绿色却越鲜艳。
穿过几间民居,在一排错落有致的青砖瓦房前,楚烈停了下来,默默无语,驻足凝望。
楚鸣发现,父亲的脸上流下一行清泪。
见父亲这般模样,他的心头也觉酸酸的。
客厅内,楚鸣见到了端坐的爷爷。
爷爷穿着粗布长衫,个子不高,瘦瘦巴巴的身架,饱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沟壑中流淌过的是岁月的长河。温和的眼睛闪烁着慈祥的光芒,山羊胡子透着灰白,不多的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
父亲一见爷爷,扑通跪倒在他面前,哽咽着说:“爸,您的不孝儿子回来看您了!”
爷爷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将父亲扶起,涩声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时,楚鸣发现,爷爷的腿似乎有些跛。
父亲拉过楚鸣,对爷爷说:“爸爸,这是您的孙子楚鸣!”
说着,父亲瞪了一眼正在发愣的楚鸣:“还不赶紧给爷爷磕头!”
楚鸣有些慌乱,正要跪下磕头,却被爷爷拦住了:“现在不时兴这一套了,免了吧!”
接下来的日子,楚鸣和父亲整日陪着爷爷。
大多数时间,祖孙三人只是默默的坐着,爷爷很少主动开口说话。偶尔说几句,也是一些不着边际的闲话。
楚鸣始终没有机会,向爷爷询问自己心中的谜团。
直到他们离开的前一天晚上,爷爷把楚鸣和父叫到了他的卧室。
爷爷的卧室,也是书房,除了简单的床榻,剩下就是书架上摆放整齐的书了。
楚鸣和父亲,恭恭敬敬坐在爷爷的对面,他的目光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墙上,那里挂着一排排黑白照片。
瞅着楚鸣,爷爷很难得的主动说话了:“这些照片,都是我在箭金学堂时,和教过的学生一起照的!”
楚鸣知道,爷爷回乡前,是宁波箭金学堂的老师。
1905年,清末名师顾清廉创建的箭金学堂,是宁波最早接受西式教育的学堂。
看着墙上的黑白照片,那些学生的表情很是青涩,打有补丁的布衣,完全不能与楚鸣在东京时学生的形象相比。
楚鸣向爷爷伸出了大拇指:“爷爷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回去后,我也在东北大学当老师,但愿将来能有爷爷这样的成就!”
爷爷微微一笑,询问楚鸣:“你知道“箭金”二字的含义吗?”
楚鸣摇摇头。
“箭金出自《晋书?虞潭顾众传?赞》,顾实南金,虞惟东箭。意思是说,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以此比喻宝贵的人才。”
楚鸣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爷爷深深叹了口气:“咱们国家太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