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掉,世人会骂他无情无义,对自己的形象不利。所以如果能让鲁国就地处死公子纠,那是再完美不过的结局了。
鲁庄公本来还指望公子纠能给他赚一笔政治红利呢,结果全都搞砸了,鲁国一毛钱没捞到,反而平白得罪了齐国。还没等鲁庄公四处找后悔药吃呢,他突然收到了齐桓公寄给他的一封鸡毛信,信中明言要求鲁国处死公子纠,同时将管仲交给齐国处置,如若不然,齐国就会立刻发动对鲁国的全面战争,孰轻孰重,你老兄自个掂量吧。
鲁庄公是个生意人,他支持公子纠不是发善心,而是为鲁国谋取最大的利益。现在姜小白已经胜利了,那再留下公子纠已经毫无意思了。虽然公子纠是半个鲁国人,但那又如何,公子纠再重要,也没有鲁国的利益重要。鲁庄公毫不犹豫的杀掉了公子纠,然后将管仲打包,准备送给姜小白。
公子纠死了,管仲和召忽的政治理想几近破灭,绝望的召忽自杀。管仲则有些出乎意料的要求鲁庄公将他送到齐国受死,其实以管仲的能力,只要他在鲁庄公面前展示自己的政治能力,求贤若渴的鲁庄公肯定会重用他,又何必回齐国送死。管仲真的愿意给公子纠殉葬?管仲才没那么傻,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目的。
其实齐桓公逼鲁国交出管仲,最初的目的确实是想报当初的一箭之仇,如果管仲就这样回齐国,肯定难逃一死。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当年管仲看似不经意的布了一招闲棋冷子,却意外的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当年鲍叔牙在管仲的劝说下,进入了姜小白的幕府,因为他为人正直,很快就得到了姜小白信任,成为身边重臣。姜小白继位后,咬牙切齿的要杀管仲,鲍叔牙是管仲的患难之交,当然不会见死不救。
鲍叔牙人品真是没说的,他非常坦诚的向齐桓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臣有幸能侍奉国君,在此之前确实没想到国君能继位。国君待臣不薄,但臣的能力有限,不能给国君提供多少帮助。以臣之才,若国君只欲治齐,臣和高傒是足够胜任的。但若国君有称霸天下之雄心,臣之才不足矣。不过臣倒是可以推荐一个能够帮助国君称霸的人才。此人有经天纬天之才,若用此人,齐必霸矣。”
齐桓公也是求贤若渴,忙问:“不知这位高人是谁?先生推荐的必是奇才,孤当重用。”鲍叔牙见有戏了,面色平静的说出了这个人的名字:“管仲。”
“……”齐桓公陷入了沉思。
以齐桓公对鲍叔牙人品的了解,如果不是管仲确实有才,鲍叔牙绝对不会推荐他的。齐桓公虽然人品也不怎么样,但那只是私德,姜小白的志向绝不只是当齐国国君,他有更宏大的理想,就是征服天下。要想实现这个目标,身边没几个天才是不行的。如果心中连自己的仇人都容不下,那又如何能够承载得起天下?
人才难得,齐桓公痛苦的说服了自己,他决定召管仲回国,给予重用。但他又担心鲁庄公会留下管仲,所以扬言一定亲手杀掉管仲,报一箭之仇。齐国的使者在鲁国已经想办法通知了管仲本人,所以管仲才假模假样的做出慷慨赴死状。
管仲出色的表演骗过了鲁庄公,却没能逃到鲁国大夫施伯的法眼。施伯早就发现管仲是个绝世天才,在管仲临行前,施伯来见鲁庄公,直言像管仲这样的人才,如果为齐所用,必成鲁国大患,不如杀掉管仲,以绝后患。
鲁庄公经施伯这么一点,恍然大悟,准备处死管仲,然后将尸体交还齐国,也算有个交待。幸亏齐国使者反应快,他骗鲁庄公:“管仲与寡君有仇,寡君必欲亲手杀管仲而后快。如果现在就杀了管仲,寡君即使见到了尸体,也不解气。”鲁庄公有些惧怕齐国的实力,不敢得罪齐国,就将管仲交给齐使带回。齐国使者当着鲁庄公的面,给管仲上了枷锁,然后推推搡搡的押管仲回齐,当然这是演戏给鲁庄公看的。
在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当管仲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齐国的堂阜之后,发现他的患难兄弟鲍叔牙已经张开了双臂,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欢迎他回家。鲍叔牙激动的替管仲打开枷锁,二人携手,仰天大笑……
听说管仲即将到达临淄,姜小白的心情很复杂,毕竟那一箭的仇恨,不是轻易能抹去的。但为了表示对人才的尊重,齐桓公还是大度的决定亲自出城迎接管仲。临淄郊外,草长莺飞,风景如画,齐桓公终于见到了这个让他又恨又爱的管夷吾。
不过齐桓公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虽然说鲍叔牙说管仲有经天纬地之才,但谁也不知道管仲是不是真的有才。他并没有立刻带管仲回城,而是在城外设宴,借着酒劲,和管仲好好聊聊,摸一摸管仲的底。如果管仲确是天才,自当重用,万一是个水货,也能及时退货。无论买什么产品,消费者总有权利先试用一下的。
管仲是个聪明人,他能猜透姜小白的心思,看来应该露出几手绝活,先镇住这小子,以后施政就方便多了。齐桓公先引了个话题,他有些感慨的说道:“先君(齐襄公)”在位时,好酒渔色,不恤军民,国政败坏。今列强虎窥,若长久以往,齐何以图存?知先生雄才高辩,望先生不吝教寡人。”
管仲笑了,他就知道姜小白会这么问,他放下酒樽,答道:“此事易耳!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为君者,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设纲立纪,安乐四民,则天下可定矣。”
齐桓公的志向是称霸天下,他问管仲诸侯争伐之道,没想到管仲却迎头浇了他一盆凉水:“现在齐国还没有争霸天下的实力,内不平,不足以攘外。只有内政清明,才能对外用事。”
齐桓公接着问:“何能使内政清明?”话音未落,管仲就答:“安民之道,在于各使其就业。夫四民者,士、农、工、商,士可使宴谈,工可使制造,农可使耕作,商可使市货。”桓公点头称是。
经过这几个回合,齐桓公基本上摸透了管仲的老底,果然是一个绝世天才,鲍叔牙没看走眼。齐桓公本来是打算立鲍叔牙为国相的,因为鲍叔牙力推管仲,现在也知道管仲有几斤几两了,齐桓公决定封管仲为国相,人尽其才,借管仲之力,内修政治,外争天下。
风从虎,云从龙,一个属于管仲的伟大时代,即将从历史的深处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