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都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国家一直很重视农业,在各地都设立很多农科所。
农科所的作用有很多,监控当地种植的情况、预防各种病虫灾害,指导、引导农民种植更优秀的品种,为农民提供各种技术支持等等,当然,也包括研究更为优秀的新品种。
郝威给赵风介绍的同学叫张楠,在省农科所当一名技术员。
省农科所就设在花城东面的沿江路,赵风一大早就上门拜访,准备找郝威口中那个脾气有点怪的技术员,到了农科所才知,张楠跑到农科所属下的农场去了。
作为农科所,自然不能光说不练,在城区设立办公地点,那是方便交流,但是种植研究用的地方,那得开设在郊区。
城里寸土尺金,哪有地给你种东植?都是转移到城郊。
别人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而这位张技术员倒好,一早就钻到农场去研究,性子还真是怪。
没办法,打听清楚了农场所在的位置,赵风又骑着三轮摩托车直奔农场。
到了农场,让守门的老伯拦着,问清来由后,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赵风,好像很奇的样子,然后笑着让赵风等着,他替赵风叫人。
这是省农科所的农场,里面种了不少珍贵的品种,没有里面的人带着,外人不能轻易进去。
等了大约十分钟,一个戴着头笠的人走出来,走到赵风跟前,随意拿下头笠,开口问道:“你就是赵风?”
这,这是什么情况,赵风不由眼前一亮:来人是一个年约三十、气质有些高冷的女人,只见她手里拿着一把小镰刀,脸上挂着汗珠,身上半旧的衣服还沾有泥土。
要脸蛋有脸蛋,要气质有气质,要身材有身材,还是那种不施粉黛的天生丽质,百分百的素颜美女,却跑到这里拿镰刀,明明可以靠颜值,她却偏靠才华,赵风开始明白郝威为什么说她“怪”了。
“我是,你是张楠技术员?”
“走吧,郝威在电话里说了。”张楠并没有和赵风寒暄,一转身,径直走了。
脾气还真怪。
郝威说这技术员叫张楠,赵风以为他是一个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的大叔,实在没想到是一位高冷的素颜美女,吃惊不小。
就在赵风感叹时,张楠已经走远,赵风回过神,连忙小跑跟上。
一进有农科所的农场,赵风就感到进入植物园一样,各种各样的花、村还有植物,有禾苗、玉米、黄瓜、白菜、青瓜、萝卜、龙眼树、荔枝树、香蕉、波萝等等,有的认识,有的完全没见过,它们被种植在各个区域,有的种在地上,有的种在营养箱,有的种在薄膜大棚里,不少地方,都布置了自动灌溉装置,有的还插了温度计。
就像一座百宝园。
张楠在前面说道:“这里有不少是珍稀品种,眼看手勿动。”
“明白了,张姐。”赵风笑着说。
面对赵风主动拉近乎,张楠并没什么反应,走到一畦菜地前,一边整理,一边开口说:“说吧,找我干什么,要是想拿到便宜的种子或果苗,最多给你八五折,要想拿到更好的价钱,你找所长去。”
邓伟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适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优良品种在农业中的作用,不少人瞄上农科所,一有什么好的品种,想方设法拿出来作二道子。
想找张楠拿种子、果苗的人多了去,她以为赵风也是其中一员。
赵风有些为难地说:“张姐,我不是想拿什么种子果苗,嗯,我来找你,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意见?”张楠楞了一下,放下手中的镰刀,开口问道:“你想听什么意见?”
第一次见看到这样的人,张楠一下子有了兴致。
赵风把自己农场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遍,大致是自己用自然肥料种植那近三十亩的土地,但是面临经济体薄弱、产品单一,效益差等难题,说到最后,一脸真诚地说:
“张姐,你说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农场的效益呢,最好不要太复杂,因为我农场的人,文化水平不高,要是太复杂,我怕他们学不来。”
“哦,那你没准备换一些高素质的员工?或者说,你是图那些人文化水平不高,可以少给一些工资?”张楠有些不以为然地说。
这年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