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城,鄱阳王府,一处小院内,李笠正和蔡全切磋武艺:蔡全手持长棍进攻(捅/刺),李笠防(左右躲避)。
双方距离在一丈六左右,不能进,也不能退。
当然,为了防止意外,李笠带着护具,护住头部、面部、胸腹、裆部和腿部,而蔡全不能向前移动。
二丈长的木棍,其实就是槊杆,蔡全是武人,当然练过槊,如今用的长棍虽然没有槊头,但捅在人身上,还是很疼的。
然而,无论蔡全怎么捅,棍子前端就是碰不到李笠。
李笠就像一尾滑不溜秋的泥鳅,蔡全怎么都“抓”不到对方。
相比方才李笠捅、蔡全躲,蔡全可是有过半次数躲不掉。
为什么会这样?练了多年马槊的蔡全知道:眼力(反应),以及随后的应对(躲闪)。
首先要就是判断出棍子的刺击方向,应对,就是身体做出动作,进行躲避。
有的人面对刺来长棍,根本就反应不过来,遑论躲闪;有的人,看见长棍刺来,想躲,却因为动作慢,躲不了。
简而言之,就是当对面有长棍刺来时,眼睛要看到,然后身体能躲开。
蔡全觉得自己和李笠较量时,眼睛能看出对方刺来长棍方向,奈何动作没对方快,所以有过半次数躲不掉。
而李笠,眼疾“身”快,既能看清长棍的动向,也能“身轻如燕”,灵活躲闪。
“行了,行了,我认输。”蔡全停手,将长棍驻地:“你小子到底怎么练的,练出如此身手来?”
“军中怎么练,我就怎么练,不过,适当加以改动。”李笠脱下护具,拿手帕擦汗,“先给人当靶子,穿上护具站着不动,任人捅,捅个上千次,才算入门。”
“什么?哪有这般练的?”蔡全觉得难以置信,李笠便将心得一一道来。
正常人,看见当面飞来一物,或者有物体快速接近面部时,会下意识躲闪(譬如后仰),亦或是下意识闭上眼睛,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那么,想要练反应、躲闪能力,首先得克服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亦或是恐惧。
譬如后世的拳击训练,他听说初学者就是要睁着眼睛挨打(对方击打面部),直到克服这种恐惧,能够睁着眼睛,看对方拳头的轨迹。
只有看清楚了轨迹,才能做出应对:判断拳头的击打方向,以及手臂距离。
当然,这得进行后续一系列的练习,把身体灵活性、协调性练好。
经过长期训练的拳击手,可以做到任由普通人挥拳击打自己,而自己在不反击的情况下,完美躲避对方的每一次拳击。
于是,李笠将其用在躲矛/槊训练上。
而人在挥拳的时候,会有预备动作,只要察觉这些预备动作,就能提前预测对方的出拳轨迹。
最简单的道理:要出拳打人,首先拳头得往回缩,也就是蓄力。
挥拳打人是这样,持矛、槊攻击时也是如此。
李笠参照后世拳击手训练方式,先当固定靶给人捅,克服恐惧,然后瞪大眼睛看持矛者的动作,尝试着预判对方的刺击方向。
就这么被人捅了无数次后,他适应了,也有了经验,渐渐有了判断以及‘预知’能力。
然后就是例行锻炼,增强力量,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既要能“眼疾”,也要“身快”。
锻炼反应能力的方式,也和后世常见的拳击训练差不多,他没练过拳击,但在短视频流行的年代,接收的信息量很多,其中包括拳击爱好者的炫技。
常见锻炼反应能力的方式,一是用弹力球,二是用旋转棍,所以李笠就拿来用。
弹力球,就是头上戴着头带,头带的前额位置用牛皮筋系着个小球,牛皮筋的长度略小于臂长,然后双手握拳,向前方击打小球。
击打力度越大,小球回弹速度就越快,如果反应不过来,很容易被弹回来的小球砸脸。
至于旋转棍,就是一个竖着的立轴,下端是一个可以灵活转动的横棍,横棍的末端扣在立轴上,可以灵活旋转(水平方向)。
练习时,用拳击打横棍前端,横棍受力,就会绕着立轴旋转,从另一个方向扫过来,这个时候,得将其打回去。
就这么来回击打,击打的力度越大,回扫的速度就越快,如果反应不过来,手就会被回扫的木棍砸中。
李笠就这么练,坚持练,练习成果,就是蔡全在一丈六的距离上,用二丈长的长棍捅(刺),怎么捅都捅不到。
这么长的棍子,使用者拿在手中要捅人,预备动作很明显(相对而言),且速度较慢(相对而言),所以对于进行了高效训练的李笠而言,躲避起来较为轻松。
不止是他,梁森以及许多青壮都在进行这种训练,效果是很不错的,彭均也在练。
“你练躲槊法...莫不是打算骑战?”蔡全问道。
李笠点点头:“是呀,将来报效国家,说不得上阵厮杀,若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