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 洛阳米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

    很多事情是急也急不来的。搞定了重修《开皇律》的事情,杨英总算是得了半日的空闲,想着当初因为战事的原因没能好好的感受洛阳的风情,便领着陈内侍乔装一番溜出宫去。

    这样的事情在江都的时候没少干,陈内侍也是习以为常了,不过他还是通知沈光派人暗中跟着。

    隋朝的洛阳城洛水穿流而过,将洛阳分为南北两城,其间以黄道桥、天津桥、星津桥、新旧中桥和一座浮桥连接南北。

    城中水网纵横,尤以南城为最,通济、通律二渠由西向东连接洛水和运渠,贯穿整个南城各坊。北城则是漕渠,由东西向连通洛水,直抵承福门。

    洛阳北城因为皇城所在,其间的29个坊多为达官贵人居住,又是洛阳县治所在,杨英原本就不想让百官知道,所以带着陈内侍出了皇城,便直径过来黄道、天津、星津三桥去到了南城。

    南城的街坊多为平明居住,街道显得有些杂乱,洛水南岸的河堤上,不知是哪年种上的垂柳半死不活的树立在河堤之上,每隔几米就能看到一个光秃秃的土堆,显然是种下的柳树早已死去。

    杨英和陈内侍沿着河堤坊道一路向东走到安众坊,转进坊道向南,一路上的行人便多了起来,看着一个个面带菜色的路人和坊道两旁头上插着草标等着有人来买的孩童,杨英第一次感受到了乱世的可怕。

    杨英忍不住回头看向陈内侍问道:“陈内官,朕不是下旨让官员安置流民百姓了,为何这一路走来,还有如此的百姓流离失所???”

    “唉...这些大多是辽东、并州逃难过来的百姓,到了洛阳,又无生计,只得沿街乞讨或是卖儿卖女,为得还不是一口饭食!!!”陈内侍叹气说道。

    闻言,杨英也只能叹息的摇摇头。

    走进南市,沿街的商铺多数已经关门大吉,只有一些售卖米粮的店铺还还开着门,伙计无精打采地坐在商铺门口,甚至连吆喝都懒得开口。

    南市早已经没有往日的繁荣,到处尽是一排萧条的景象,杨英心中暗叹一声:

    “这该死的乱世!!!!”

    杨英走到米粮铺伙计跟前开口问道:“伙计,这精米如何售卖?”

    听见有人询问,伙计抬眼看向杨英,见杨英衣着华贵,急忙起身笑脸相迎,谄媚地说道:“好叫官人知道,斗米三千钱????”

    听到这个价格,杨英心中大惊,

    三千钱一斗???

    十斗一担,隋唐时的一担才60斤,也就是说五百钱一斤。这个五百钱或许读者老爷们没有概念,换算成人民币大致是两千元左右(参照贞观年间的购买力换算,一千钱约相当于四千人民币。)。

    这个价格只怕后世的“两马”都吃不上一顿饱饭吧!!!

    “朝廷不是从南方运来粮米,为何还如此高价售卖????”杨英问道。

    “你是何人?打听这些作甚?”伙计警惕地看着杨英问道。

    杨英忙使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