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扶摇笑了笑道:“我武当传人远比清乐山的道人要低调,按照道理我师兄和清乐山的红袍大神官是一个层面的人。但我武当上下就没有红袍大神官这个职位,师兄的道袍也与弟子们穿的相差不多。即便走在大街上,也会被人看做是普通道人,哪里会猜到竟然会是武当山张真人门下。”</p>
方解嗯了一声,心里想的却是,清乐山的道人们按理说早就应该要返回一气观才对,毕竟演武院的考试去年初夏就已经完成。萧真人和鹤唳道人他们已经在长安城里多住了八九个月的时间,不回去是为什么?他们还没有走,武当山的道人们又来了,这又是为什么?</p>
方解可不信,武当山的人只是来游玩的。</p>
……</p>
……</p>
长安城是天下第一雄城,百里长宽。这里是大隋最繁华之地,往来人口之多难以数计。而大隋推崇道宗,所以在长安城里经常可以看到灰衣缚剑的道宗弟子。而道宗,江湖上有一种说法叫做东西正宗,观满天下。</p>
这句话的意思是,整个大隋有数不清的道观。可要说到道宗正宗,那只能是东边的清乐山一气观,西边的武当山三清观。</p>
萧真人被皇帝封为天下道宗领袖,论名气来说自然是一气观要大一些。而世间人最看重正统一说,既然一气观是皇帝指认的道宗圣地,那么自然也是一气观的流派最为正统。这样说起来,武当山三清观似乎就要低了一筹。</p>
但武当张真人的名气之响亮,比萧真人丝毫也不逊色。</p>
甚至有人说过,若不是萧真人在陛下登基之前就已经与陛下熟识。这天下道宗领袖的帽子也落不到他头上,据说张真人已经活了一百多岁,座下有五大弟子,号称武当五仙。这仙字是世人对道宗修行者的尊称,百姓们往往称呼道人的时候都会尊称一句仙长。但要是在江湖上能被人贯以一个仙字,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p>
张真人自九十岁之后就再也没有下山走动过。武当山的日常事务,也都交给大弟子宋慧乔打理。武当山掌教宋慧乔已经五十几岁,在武当山德高望重。他的话,在武当山就如张真人的话一样具有绝对的权威。</p>
张真人的二弟子是张慧仪,三弟子李慧书,四弟子刘慧正,五弟子刘慧清。</p>
张真人的嫡传弟子便只有这五人,武当道人上千,皆是这五人的徒子徒孙。论规模,武当山三清观比起清乐山一气观还要大些。而且这三清观在前朝时候便已经有了,比一气观也要历史悠远。</p>
传授谢扶摇修为武艺的,便是张真人的四弟子刘慧正。这人身上的气质与武当山的整体气质一般无二,低调而谦和。这次他从武当山万里迢迢来到长安,并没有官府方面的人知晓。</p>
到长安之前,他也只是派人知会了在演武院学习的谢扶摇。由谢扶摇负责安排打点一切,吃喝住行全都交给了这个记名弟子。按理说谢扶摇应该算是张真人的关门弟子,不过他却只见过张真人两次。张真人九十大寿之后,便再也没有下山了。</p>
谢扶摇将武当山一行六人安排在长安城名气最响亮的顺德客栈,这是一家百年老店。店面大且干净整洁,但价格也颇令人咋舌。住在这里的一般都是从各地来长安的富豪商贾,寻常百姓在这里可消费不起。</p>
不过对于谢扶摇来说,这真算不得什么。江南谢家虽然已经逐渐式微,可那是指在朝廷里的地位。说到富有,即便比不了吴一道,也足以排进整个大隋的富有家族前五里。</p>
刘慧正看起来三十几岁年纪,面貌温和。他七岁随张真人修行,已经三十年了。当年演武院的教授墨万物自恃修为不俗,上武当山邀战张真人。张真人不以他无礼,而是派了刘慧正代师迎战。</p>
刘慧正以四象指法破了墨万物的绝招,墨万物羞愧而走。</p>
这么多年过去,刘慧正的修为更加精纯雄浑。不同于清乐山一气观的道人们,基本上不过问江湖事。武当山的道人们多有人在江湖行走,行侠仗义。所以江湖中人对武当山的敬重,实则还在对一气观之上。</p>
刘慧正六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小道童。还有三人穿着的是普通弟子服饰,是他这一脉修为最好的三个弟子。而另外一个,则是一位看起来最起码有七八十岁的老道人,身上的衣服和刘慧正的一般无二,显然是和武当五仙身份相当的人物,可这般老了,又绝不可能是张真人的弟子。</p>
且从刘慧正对他恭敬的态度来看,这老道人的地位似乎不低。</p>
“慧正,咱们要在长安城里住多久?”</p>
颤巍巍的老道人在屋子里坐下后问道。</p>
刘慧正想了想回答道:“还不知道,师尊没有明示。”</p>
“唉……”</p>
老道人叹了口气道:“我都这般老了,还要万里迢迢的跑来帝都。若是再住的久一些,难保不会把一把老骨头扔在这儿。死了不能葬在武当山上,想想心里就发酸啊。若不是你师父亲自来说,我是绝不肯下山的。”</p>
“师叔……您身子骨这般硬朗,怎么尽说这些话。”</p>
刘慧正笑了笑说道。</p>
“硬朗?”</p>
老道人撇了撇嘴道:“我已经快九十岁了!再说……谁不知道帝都是藏龙卧虎之地?这里……我是真的不想来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