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松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女官没有再找谢嘉琅问询灯的事。

    一盏灯罢了,宫中的奇巧之物多不胜数。

    草木摇落,霜浓露重,夜里再看不见流萤了。

    谢嘉琅和大理寺复核地方上报的案卷时,发现由于部分律文界限模糊或者量刑不清,导致好几桩案子的判罚过重或过轻,地方官员对律文的理解不一样,不同地方判罚的标准不一致。

    他奏请加以完善。

    李恒采纳他的建议,命他和朝中一批精通律法的官员注释大晋律文,对其逐条逐句解释阐述,每一条加上实例,拟定成文,由朝廷颁行,以确保各地官员能正确理解各项律法条文,避免曲解。

    他埋头修订整理文疏,不再常侍皇帝左右,也就不用入宫轮值,连进宫的腰牌也交回了。

    同僚替他可惜,近臣可当面进谏,参与国是,掌握朝中机密,他为了撰书放弃这样的要职,等修订好律文,皇帝未必还记得他。

    一个月后,同僚又改了口风,感慨谢嘉琅运气好,正好躲过了风波,也有人猜测他消息灵通,上疏修法就是为了避开风波。

    谢嘉琅去勤政殿回禀注释律文的进度,在宫门口遇到张鸿。

    不同于平时的意气风发,张鸿面色沉重,神情焦虑。

    据说张家事发,这些天弹劾张家的奏折像雪片一样堆满御案。起初李恒一概压了下来,后来各地都上奏附议,群情激奋,局势渐渐不受控制。

    和张鸿政见相对的那帮人等待的时机来了。

    朝中风雨欲来,京中气氛诡谲,各方暗暗角力。

    在一片刀光剑影中,朝廷仍然按规矩举行冬日大朝会。

    典礼上,张鸿出现时,殿中窃窃私语,有人故意大声嘲讽,指桑骂槐,礼部官员战战兢兢,拉开嘟囔的官员,生怕闹起来。

    仪式后官员入席,谢嘉琅落座。

    角落里,太监卷起帘子,一个穿男袍的女官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几个手托银壶的太监。

    是椒房殿的女官。

    席间的说话声安静了一会儿,女官常至前殿为皇后传达旨意,颁布赏赐,她代表皇后的好恶。

    女官朝谢嘉琅的方向走来。

    一道道好奇探究的目光落在谢嘉琅身上。

    谢嘉琅看着眼前的一盘糕点,没有抬眸。

    女官的袍摆从他眼前拂过,在他席位旁边停了下来。

    周围的人恍然大悟,迅速收回视线,望向张鸿,他就坐在谢嘉琅身边,女官是来找他的。

    女官含笑和张鸿说了几句家常,示意太监为他倒酒,道是皇后所赐,今天皇后接见百官命妇,也设了酒宴。

    张鸿行礼谢恩。

    女官领着太监回去。

    张鸿还席,脸色缓和了些。

    席间的气氛也不像刚才那么僵硬了。

    宴散后,谢嘉琅的同僚悄悄道:“皇后要保张鸿,不管这次张家能不能脱罪,张鸿不会出事。”

    这两年皇后的地位岌岌可危,朝臣一度以为她会被废,不过现在看来皇上似乎也不想让姚家太得意,皇后这时候出面维护张鸿,众人都认为她应该是为了讨好皇上,以稳固地位。

    谢嘉琅听着身边同僚的小声议论,踏出宫门。

    “大人留步。”

    两个太监在街角拦住谢嘉琅。

    他勒马停下,不远处一辆马车朝他驶过来,车帘掀开,公主李蕴笑着探出脸,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他。

    谢嘉琅拨马转了个方向。

    李蕴翻了个白眼,示意侍从跟上他,没好气地道:“谢大人放心,这青天白日,人来人往的,我不能吃了你。”

    谢嘉琅握着缰绳,没有羞恼,也没有愤怒,只是面无表情,不予理会。高高的眉骨,刻薄寡情的凶相。

    他要是恼了,李蕴倒觉得好了,他恼,说明他有反应,只要她持之以恒,总能找到对付他的办法,他越平静,她越觉得无力。

    这人怎么就这么固执呢?

    不过他要是不这么固执,就不是谢嘉琅了。

    李蕴生了会气,想起谢蝉劝她的话,平静下来,笑了笑,道:“谢大人,我挑选驸马都快挑花眼了,以后不会纠缠你……”

    谢嘉琅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

    李蕴瞪他一眼,“谢大人,我在皇后面前立过誓,皇后是我阿嫂,她训诫我,叫我别为难谢大人,我最敬重她,既然答应她就不会反悔。”

    她潇洒地朝谢嘉琅挥挥手,离开了。

    此后,李蕴果然没再纠缠谢嘉琅。

    同僚暗暗诧异:“只有皇后娘娘才能劝住公主,听说公主一开始不肯死心,提了不少条件,皇后都答应了,所以公主没有闹下去……皇后竟然会为我们谢大人说话。”

    “皇后那是怕公主闹得太过,得罪谢大人,谢大人一怒之下弹劾公主。”

    众人都笑了。

    说者无心。

    谢嘉琅听见,却如警钟鸣响。

    皇后对他,有对恩人的感激,还有对臣子的赏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皇后问心无愧。

    可他不是。

    他尽力克制,没有非分之想,没有做出逾矩之事,然而那盏灯,是他亲手所做。

    若不是知道皇后思乡,知道第二天她就因为深夜游园患了风寒……他不会扎那盏灯,不会在一个个静夜里费那么多心思,就着微弱的烛火在纸上绘出那些繁复的图案,让她可以随时随地在温暖的殿中欣赏夏夜的万点流萤。

    更不会在女官阿藤向他走过来时,以为张鸿的那杯酒是赐给他的。

    渴求抑制不住。

    *

    历朝历代都有对律文的注释,谢嘉琅他们只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用实例来说明有疑义的地方,进展很快。

    不觉就到了年底,万家灯火,四海笙歌。

    除夕夜,谢嘉琅仍然在伏案整理文疏。

    新年后的大朝会上,长吉暗示他,等修撰好书稿,朝廷必有赏赐,提醒他早做打算,多走动走动,说不定能获得推举。

    很快到了灯节,皇帝和宫中妃嫔至崇德楼赏灯,和百姓同乐。

    高楼之上,御座彩楼灯火辉煌,台下,观灯的百姓穿着最华丽的新衣,人山人海,整条御街挤得水泄不通。

    处处欢声笑语。

    帝后一同登上高楼,火树银花,玉壶光转,数万盏灯火的璀璨辉映之下,皇帝穿玄色常服,皇后穿青色礼服,帝后并立,恍如一对璧人。

    百姓山呼万岁。

    谢嘉琅站在楼下,和身边同僚一起,朝御座上的帝后行臣子礼。

    仪式后,帝后回后殿,百姓散开赏灯。

    崇德楼外设了灯楼,不当值的年轻官员结伴过去比赛解灯谜。

    谢嘉琅留在崇德楼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