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转向南方,试图打回广东去,重建广东根据地,并且获得出海口,以获得外界援助,然后再重新北伐。
但是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相当骨感,在KMT军队的一路围攻下,且战且走,最后在退往海陆丰地区的路上,在莲花山一代和KMT军队主力遭遇,遭到重大损失,几乎全军溃散,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余部1300余人进入海陆丰地区。驻守三河坝的第25师,在给钱大钧部以重大杀伤后,向潮安转移,10月5日在饶平县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师一部会合。
而在湖南,在李德胜同志的领导下,人民党组织了秋收起义,并试图夺取长沙。但是起义开始后不久,就遭到优势敌军围攻,不要说长沙,就是萍乡都没打下来。李德胜同志当机立断,否定了机械执行上级意图,不切实际地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并开始组织突围行动。
在突围行动中,起义军遭到重大损失,完成突围后,剩下的人数已经不到两千人了。此后起义军在反动军队和地主武装的袭击下且战且走,在这个过程中,前委会在李德胜同志的主持下,通过了新的路线——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这个决定,是李德胜同志在革命斗争中,闯出一条新路的开始。
1927年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改编(即三湾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这个时候,起义军虽然人数大为减少,但是在组制度上却大大提升了,在中国的历史上,甚至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一支真正的将革命的理想意志贯彻到军队的最底层,能够动员军队中每一个战士,进行主动而坚决的战斗的军队诞生了。
虽然这支军队还很小,很不起眼,甚至就连人民党内,都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支革命军队——在他们看来,随着夺取长沙的计划的失败,这支数百人的小队伍,就已经不再在他们的视线之中了。
至于KMT,更是一度将这支军队视同为座山雕一类的山大王了。如今四方诸侯都忙着要分裂天下,宰割山河,哪里有劲去管他们?于是这支军队,一度被人遗忘了。
但是至少李谦没有忘记他们。
1927年11月,李谦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应邀到香港大学讲学。这个时代的香港大学的学术地位并不高,不要说和欧美的大学比,就是相比上海的那些大学,也不算出色。李谦之所以来香港大学讲学,明面上是为了给香港大学刚刚建立的中文系捧个场,(说起来,李谦一个数学家,怎么就来给中文系捧场撑腰了呢?)当实际上的目的,却是在香港见几位朋友。
在南昌起义失败之后,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而香港便是分散转移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伍豪、郭鼎堂等人,也都是经过这个中转站,最后去了上海的。
KMT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们如今的注意力也已经不在这里了,无论是汪精卫还是李、白等人,都已经觉得人民党成了过去了,翻不起大浪了,再加上香港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地盘,所以他们这时候在香港倒是没有投入多少力量。
李谦和伍豪他们见面的地方倒是相当的特殊,那是王九光帮他们找的一处“绝对安全”的位置——九龙城寨。
九龙城寨是一处非常特别的地方,它四面都被英国人的领地包围,但是依照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寨城仍然归满清所有,所以就成了九龙的一块飞地。
这块地方,港英当局无权管理,而中国政府也根本顾不上管理它,所以这里就成了一处真正的没人管的“自由之地”。到后来,新中国建立之后,大批的难民逃入香港,又无法得到香港的居留权,便都躲进这里,弄得这里的人口密度一度达到每平方公里一百九十万人。
这地方因为没人管,所以自然就成为了犯罪组织的天堂。这时候的九龙城寨人还没有那么多,但是同样也是没人管的“自由之地”,不过王九光和香港的三合会组织关系密切,如今甚至可以说,在香港,哪个组织能在黑道上占上风,很大程度上就看他能从王九光哪里弄到多少冲锋枪。所以这地方是乱一点,自由一点,颇有一点“枪击每一天”的风范,但是在王九爷的朋友们来玩的时候,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