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天色明亮,西风依旧。
于江关扎营的楚军,在“沉默”数日后,终于动起来了:战船离开水寨,在江面上排开阵型,然后缓缓向上游白帝城江面行进。
准备就绪的周军战船,也在江面上排开阵型,以顺风顺水之利,向下游楚军船队发动进攻。
首先发难的,当然是火船,周军释放大量火船,向着楚军船队快速接近。
他们汲取了上一次作战的教训,所用火船数量加倍、加大,并且备下更多快船,防止楚军快船突入阵中纵火。
然而楚军此次直接用尖头大船打头阵,快船反倒跟在这些船后面。
这些尖头大船两舷无桨,也没升帆,排着松散的阵型,以船尾摇橹为动力,直接迎向密密麻麻的火船。
如同扑火飞蛾一般,撞入火海之中。
一艘船上,随军作战的湘州渔民白五郎和同伴一起待在船头下层甲板,各自协力操纵两根伸出去的铁长橹。
然后奋力摇橹。
船头摇橹,碰的却不是水,而是拨开迎面而来的火船。
他们不需要把火船拨得太远,只要两边拨开,钉着铁皮的船头就能“乘虚而入”。
船头的两根长橹,如同大鲶鱼的两根须,不断晃动着,勉强拨开漂来的火船。
浓烟飘进船舱,大火没有直接烧进来,却燎得船头发热,白五郎和同伴们被烟熏火燎,非常难受,却极力撑着。
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营垒,他们拿了重金,命,已经交给官军,现在就是死守营垒的时候。
被他们奋力拨开的火船有很多,靠着船舷两侧,缓缓而过,大火烘烤着船舷,将船板上流淌的水不断烧干。
船舱内,不少青壮奋力踩着踏板,驱动抽水唧筒抽水。
抽上来的水,从顶部流出去,沿着两舷船板(外钉铁板)流下,再入江中。
水火相互较劲之际,楚军战船缓缓驶过火船构成的火海,虽然被熏得船身发黑,却一艘都没有着火。
面对汹涌而来的周军战船,不躲不避,撞入阵中。
两舷拍杆高举的周军战船纷纷发拍,杆头上百斤重的铁球,猛地砸在楚军战船甲板上,闷响声此起彼伏。
但是,拍杆拍不烂楚军战船甲板。
“开炮门!!!开炮门!!!”
船舱内呼喊声起,咯吱声此起彼伏,水手们纷纷推开舷窗木板(炮门),阴暗的船舱瞬间明亮起来。
方才船身震动(被数个拍杆击中)的时候,白五郎站不稳倒地,刚要爬起来,却就着漏进船舱的光线,看到了一根根粗硕的铁柱。
这些铁柱,各自被一辆四轮小车驮着,平卧,前端对外。
现在,“炮门”开了,铁柱前端探出舷窗,也不知有何用意。
“捂住耳朵,张开嘴,捂住耳朵,张开嘴!!!”
兵卒们大声呼喊着,白五郎回过神,按着战前所学的动作,蹲在甲板上,双手捂着耳朵,张开嘴。
却见那些围着铁柱忙碌的兵,将铁柱末端的火捻点燃。
火捻快速变短,其上火光没入铁柱之中。
随后巨响起,然后,四周安静了。
那是巨大的轰鸣声,震动白五郎的耳朵,震动过后就是一片清静。
他只看见铁柱们喷射着火光和浓烟,然后猛地后退,其小车两侧绑着的粗硕麻绳(另一头连在甲板上),将其硬生生扯住。
铁柱前端依旧冒着白烟,弄得船舱里乌烟瘴气,白五郎闻到了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他记得。
那是除夕时,临湘城内燃放“爆竹”后的气味。
但此刻,他脑子里一片空白,想不起过年时围观“放爆竹”的壮观场景。
他只看到那些兵围着一根根铁柱忙碌。
有人用长刷子捅进铁柱前端,反复抽送,然后往里面放圆筒状的纸包,再放圆滚滚的铁球,亦或是一堆小铁球。
随后把铁柱推到窗口,前端在外,然后又在其末端插入火捻,然后点燃。
好不容易恢复的听力,又在此起彼伏的巨响之中变得模糊,甲板不断地颤抖,仿佛随时会崩裂。
舱内越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